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青医日记丨从学生到生命的守门人——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下肢病区任博

2025.09.28浏览量:

在生命的长河里,医生是一盏灯,而老师,是点燃灯芯的那只手。当第一缕晨光掠过病区的走廊,青年医师们已悄然接过前辈的火炬——他们左手托起跳动的脉搏,右手翻开仍带体温的教案,把每一次听诊、每一次缝合、每一次与家属的促膝长谈,都写成给后来者的“行医说明书”。


——来自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下肢病区任博的一篇带教日记

带教心声


在我多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始终将“培养能独立胜任临床工作的运动医学医生”作为核心目标。我深信,一名优秀的医生,其成长绝不仅仅在于手术技术的精进,更在于从接诊第一刻起就建立的系统化诊疗思维。



带教的重点首先落在最基础的临床查体上。我总会花大量时间,带领住培医师从详细的病史问询入手,一遍遍演练各种专项体格检查手法。我常对他们说,影像学报告提供的是影像证据,而患者身体给出的信号才是诊断的源头。通过反复的床边示范和即时反馈,我希望他们能真正理解每一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养成依靠扎实查体建立初步诊断线索的习惯。



在夯实基础之后,我们会将重点转向更为关键的环节——治疗决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手术指征的把握。在运动医学领域,判断“是否需要手术”与“何时手术”,往往比手术本身更考验医生的水平。我们通过分析真实病例,结合患者的损伤特点、功能需求和生活期望,共同探讨手术与保守治疗的选择依据。我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再引导他们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去验证,目的是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做出合理、个体化的决策。



整个住培过程,我注重的是让他们经历完整的诊疗闭环。从门诊接诊、影像判读、术前谈话,到参与手术、管理术后康复,我希望住培医师不是片段化地完成任务,而是真正跟随患者走完一段诊疗旅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知识点串联成临床能力,理解每一个决策对患者后续恢复的影响。



每当看到他们从初入科时的谨慎生涩,到轮转结束后能够沉稳、自信地管理患者,并提出逻辑清晰的诊疗方案,便是我作为带教老师最大的欣慰。医学之路,道阻且长,能陪伴并指引这些优秀的年轻医生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于我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种幸福的传承。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