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健康科普 | 警报!身上惊现“小红点”?竟是皮肤在求救

2025.10.28浏览量:

  28岁的小王最近在洗澡时,发现自己胸前和手臂上不知不觉冒出了好些小红点,不痛不痒。他越看越担心,脑子里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这是过敏?是肝病的信号?还是……皮肤癌?”在妻子的催促下,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红会医院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门诊。

  经过医生的专业检查,这些小东西的“身份”被揭晓了——它们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樱桃状血管瘤,俗称“红痣”。虚惊一场!那么,这神秘的红痣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17_图片.png

  “红痣”的真面目:一颗善良的“小樱桃”

  首先,请大家放心,此“瘤”非彼“癌”。虽然名字里带个“瘤”字,听起来吓人,但樱桃状血管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皮肤增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局部“打了个可爱的小结”。

19_图片.png

  它的特征很好辨认:外观酷似饱满的微型樱桃,颜色以鲜红或樱桃红为主,质地柔软,按压可短暂褪色。通常体积较小,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年纪轻轻,为啥会长“老年性血管瘤”?

  “老年性”这个名字常引起误会。其实,这仅说明其随年龄增长更常见,但绝非老年人专利。

  它在青少年和中年群体中也十分普遍。许多年轻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发现这些“不速之客”。这个名字更像一个不太严谨的“绰号”,提示它与年龄相关,但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也并不奇怪。

  灵魂拷问:红痣会癌变吗?

  答案是:基本不会!

  请大家把心放回肚子里。樱桃状血管瘤是良性的,其本质是毛细血管的扩张和增生,与恶性肿瘤(癌)完全是两码事。它不传染、不扩散,更不会危及生命。医学上的“瘤”范围很广,很多都指良性病变,所以我们不必“谈瘤色变”。

22_图片.png

  追根溯源:我为什么会长红痣?

  它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以下因素是常见的“幕后推手”——

  年龄增长:主因之一,可视作皮肤自然老化的一种表现。

  遗传倾向:部分人有家族史,天生易长。

  激素波动:如孕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或增多,部分产后可缩小或消退。

  环境与药物:极少数情况下,与特定环境暴露或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有关。

  重要提示:绝大多数红痣是独立存在的,与肝脏疾病、血液病等内脏问题没有直接关联。大家常担心的“蜘蛛痣”才更需要警惕肝脏问题,两者外观不同(蜘蛛痣有放射状分支)。

  关键决策:长了红痣,需要治疗吗?

  原则:绝大多数无需治疗!

  既然它是个无害的“装饰品”,不影响健康,便可与之和平共处。日常留意观察,避免搔抓抠剥即可。

  考虑治疗的情况:

  影响美观:长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个人有强烈美容需求。

  经常摩擦出血:位于衣领、腰带等易摩擦处,反复刮破导致出血,甚至引发感染。

  出现异常变化:虽极罕见,但若红痣短期内快速增大、颜色变黑、破溃不愈、或伴疼痛瘙痒,属警示信号,须立即就医。

  若需治疗,切记:

  切勿自行用针挑、用手抠!应寻求皮肤科医生帮助,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包括脉冲染料激光、电灼、冷冻等。

  来自红会医院皮肤科医生最后叮嘱

  放平心态:发现“小红点”,无需过度焦虑,它们多是皮肤的友好邻居。

  勤观察,少刺激:日常留心即可,安分则勿扰。务必管住手,别去抠抓。

  识信号,早就医:牢记“快速增大、颜色突变、破溃出血、产生痛痒”四大异常信号,一旦出现,及时就诊。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