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很多人认为,有厌食症的人就是讨厌吃饭、没有胃口,是“挑食”、“矫情”。这是一个片面且危险的误解。事实上,许多厌食症患者内心对食物充满渴望,甚至热衷于为他人烹饪美食,但他们自己却不敢吃。他们厌弃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食物背后的热量,以及内心深处对体重增长的恐惧。这并非单纯的行为问题,而是一种亟需重视的心身疾病——神经性厌食症。

核心特征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并伴随对自己体像有歪曲认识的一种心身疾病。
扭曲的自我认知:患者的脑海里有一面“扭曲的镜子”,照出的自己永远是“不够瘦”的。即使骨瘦如柴,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自己需要减肥。

被恐惧裹挟的食欲:他们的食欲并未消失,而是被更强大的心理压力——对变胖的过度焦虑所压制。
不良影响
这种疾病所带来的,远不止是体重的下降,而是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失衡。
1. 生理层面
由于患者限制饮食,体重下降明显,常常会出现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如皮肤干燥、失去弹性与光泽,毛发稀疏脱落,低血压,心动过缓,贫血及无症状性低血糖等。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起病患者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延迟。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营养不良、 消瘦、疲劳和肌肉无力,严重者可发展为恶病质,甚至死亡。
2. 心理与行为层面
心理问题:患者常有抑郁、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心境不稳定、易激惹以及社交退缩,往往还会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认知损害。
行为异常:除限制进食,部分患者还可能采取过度运动、自行催吐、滥用泻药等方式减轻体重。
病因
01生物学因素
有家族遗传倾向;与大脑内调节食欲、情绪和冲动的神经递质功能失调等有关。
02心理学因素
完美主义、缺乏自信、低自尊、高敏感的人格特质是常见的土壤。
03社会环境因素
“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压力、来自家庭或学业的过高期望、同伴的言语调侃、特定的职业要求以及童年期的不良经历,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治疗:多学科协同
01
(医学评估与生命支持 )
首要任务是全面评估身体状况,稳定生命体征,处理如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紧急问题。
02
(营养重建 )
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循序渐进的营养方案,目标是安全、稳步地恢复体重,纠正营养不良。
03
(心理治疗【核心】)
针对青少年:家庭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改善家庭互动模式,为患者构建支持性康复环境。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识别并纠正关于食物、体重和体形的扭曲认知,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04
( 药物治疗 )
药物可用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
【温馨提示】
神经性厌食症并非简单的饮食习惯问题,它是一场与心魔的搏斗,它偷走了健康,扭曲了认知,但它并非不治之症。理解疾病的本质,摒弃“矫情”的偏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它,用专业的手段干预它,是引领患者走出黑暗的正确途径。

生命的重量,远不止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正在经历此困扰,请务必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寻求专业的心理和医学帮助。
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门诊2楼214B区
院内新闻
健康科普 | 警报!身上惊现“小红点”?竟是皮肤在求救
2025-10-28破解难题 | 分阶段手术显成效,成功救治复杂上颌骨囊肿患者
2025-10-28治疗见效 | 四肢无力四处寻医 抽丝剥茧探查病因
2025-10-28打破误区 | 厌食症,不是 “爱美” 是陷阱
2025-10-28生死时速 | 74岁老人突发左上肢动脉血栓!西安市红会医院紧急保肢
2025-10-28情暖基层 | 西安市红会医院到临潼区临潼区赵刘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