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康复医院疼痛病区>科普知识>正文

浅谈骨科康复

2015.05.28

什么是康复?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增强其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状态,使其最终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骨科康复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创伤的保守治疗以为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北医三院康复科主任周谋望主任在十几年前就提出“骨科康复一体化“的概念,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康复医学和骨科学的密切关系,也提示出骨科康复良性发展的立足之本。
      骨科康复一体化“,对康复如是,骨科亦如是,因此,若要回答“骨科那些情况需要康复治疗?“,答案其实很简单;所有情况。骨科疾病及创伤保守治疗的康复: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大多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特点,康复的介入除了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外,对延缓病程、改善远期转归更是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各类意外导致的骨骼、关节、肌肉、肌腱、血管、脊髓、神经等组织损伤后,无论是否制动,都势必会出现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重获功能。骨科围手术康复:与传统治疗中的骨科康复相比,骨科围手术期康复似乎更体现出了康复的价值。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各类骨科手术日益完美的同时,手术医师也逐渐意识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外科学》中也明确写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练“。而对于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择期或限期手术而言,骨科康复绝不仅仅指术后的各种康复训练,术前康复介入对术后的整体功能恢复也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骨科康复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如果你还以为骨科康复只是;烤烤电,那么你就out了,声、光、电、波、场、热、力、水、冷、磁等多种物理因子都可以应用于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更是各类骨科伤病康复治疗的重中之重。当然,聪明的人类还在不断发掘着各种物理因子的潜能,也尝试着将各种最新科技引入骨科康复。冲击波在这几年,俨然成为骨科康复理疗中的新宠,在网球肘、滑囊炎、跟腱症、肌腱炎等各类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中都展现出极大的优势。而机器人、情景互动等最新科技则让我们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具备了高大上“即视感。
      骨科康复需要注意些什么?
     1、 摒弃养病“的想法,树立早期康复“正确观念,一旦出现任何骨科问题,老百姓的脑海中多半会涌现出一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因此而在一百天内躺在床上不动,那就绝对误读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对于人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肌腱等运动系统来说,良好的功能来自于适当的功能练习。过度的卧床静养“只能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下降、协调性下降、肢体功能持续下降等等不良后果。而且,肢体协调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马上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治疗时机,在各项功能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出现减退时就进行练习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做到早期康复,早期受益“。
      2、 康复治疗方案个体化
      各种移动终端新媒体及书本提供给大家的康复治疗方案中的方法及数据都是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的,具体使用中应根据自身条件及伤病和手术情况的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开始和完成练习。
     3、 练习中的疼痛和肿胀的控制
      某些功能练习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疼痛。只要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消失,或者消退到练习开始前的水平,就说明此功能练习是安全的,可以耐受。但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续很久不能消退,则须马上停止练习并且及时就医。与此同时,关节及肢体的肿胀通常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程度不随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应和现象。直到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伤病局部不再有新的刺激后,肿胀才会逐渐退到和健侧接近。肿胀突然加重时应该马上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如果上时间不能缓解亦须及时就医。
     4、 肌力练习的疲劳
      一般性的肌力练习都要求每次集中练习到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完成每一项或每次练习后充分休息2-3小时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练习中还要注意集中精神,专注动作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这样既可以确保练习完成的质量,使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达到最佳练习效果。同事也避免了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危险。
     5、 关节活动范围
      伤病或手术后早期的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每次练习时应力求角度有所改善(某些手术对活动范围练习有特殊要求,应按照专业医生及制定康复计划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循序渐进,不能盲目进行,更不能以反复活动的方式进行练习来提高活动度和灵活性,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关节肿胀、积液甚至骨化性肌炎等不良后果。
       6、 冰敷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或伤病长时间负荷运动(如站立、行走、持物、负重等)后最好立即冷敷15-20min左右。如果关节或肢体肿、痛、发热明显,可以增加冰敷频率,甚至可以每1-2h就冰敷1次,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局部肿组织的代谢水平,减轻疼痛、水肿,抑制局部炎症反应。
      7、 遗忘
      在康复的适当时候要学会遗忘“。当功能基本恢复后,不要过分关注伤病或手术肢体局部的细微感觉,否侧只会加重心理负担,使很多本来可以进行的活动不敢去做,造成心因性的功能障碍。
      8、 功能练习中突发损伤的应急处理
      功能练习或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慎突发意外损伤,(如较大的粘连带撕开引起的急性损伤)受限应遵循经典的“原则紧急处理。经过这些处理,可以为患者后期康复争取宝贵时间。
      9、 克服练习中情绪中的惰性和急躁情绪,康复练习要持之以恒
      多数功能练习较为枯燥,很难坚持。但是,组织愈合及功能改善都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需要一段时间,盲目追求进度极有可能事倍功半。有些情况下,康复治疗的周期非常漫长,很多功能需要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并逐渐将练习习惯化才能受益终生。而对于那些长期功能受限的患者,则更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治疗和练习。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