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 2012年4月18日 报道
春夏之交,气候冷暖阴晴不定,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不足、血压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对此,专家提醒,平时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高发胸闷与心慌要重视
家住西安西郊的林大爷,有着1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两周前突然觉得心口有一些憋闷,间断有疼痛感,急忙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血压竟达到了200/100毫米汞柱,冠脉造影检查出冠心病,而且心脏中两根主要的血管几乎被完全阻塞了,经过医生的及时手术治疗才“安然无事“。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薛小临教授告诉记者,每年的4、5月份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太阳光照和气温是人体内生物节律快慢的主要“调节剂“,尤其西安一打眼春天就变成夏天,人体的调节系统更可能会出现问题。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与心慌,专家提醒广大中老年人群,出现胸闷与心慌要高度重视,此外,眩晕、晕厥有时也是心脏病的表现,也不可忽视。同时,老年人群在春夏交替时节需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群在感冒后抵抗力降低,加之本身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易造成心肌梗塞。
切忌大口过量饮水养成少量多次饮水原则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王先生,平时饮食、作息上都十分注意。周末户外锻炼回家后,觉得口渴难耐,就连续喝下五大杯水。没想到两个小时后,王先生忽然浑身发汗手脚发软,随即一头栽倒在地,被120急救送医后才抢救过来。
“补水过多有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心脏病患者,尤其是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警惕“。西安市红会医院内科樊一钢主任介绍到,对于像王先生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如果一次大口连续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大量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不健全的心脏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会加重病情。
那么,患者该如何控制饮水量呢?专家建议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原则,别等渴了再喝,每次饮水控制在200毫升左右;养成睡前一杯水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凌晨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院内新闻
网络安全知识科普
2025-09-11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
2025-08-28闲置医疗支具“再上岗”!西安市红会医院“爱心互助”支具共享小屋让温暖流动
2025-08-26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健康“脉”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血栓知识小课堂”健康讲座
2025-08-26爱发护发丨告别“秃”如其来!中医三联疗法让头发“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