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2015年4月9日 健康时报《春季打好心血管”保卫战》报道

2015.05.04浏览量:

长安县六十岁的刘老太本身患有高血压,近一两年她几乎每天坚持晨起活动,刚开始会觉得胸闷,可基本上过1-2小时后就慢慢适应了。直到前几天,发作性胸闷气短加重,进餐、上卫生间都会发作胸闷、胸痛,休息可缓解,急忙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患者心脏一根血管已经99%的狭窄,斑块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莉萍说:“每到春季,由于多变的天气,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就会出现一个高峰。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大,气候也较干燥,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突变的冷空气使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因动脉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会诱发多种疾病。一旦受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大,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引子’。因此,这个季节一定要保护好心血管。“


西北地区心脑血管病高发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15秒钟就有1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钟就有1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

据王主任介绍,近年来西北地区心血管发病仅次于东北,这跟当地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包括环境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北地区盐吃的重,北方人易发怒,加上今年暖冬,基本没下有雨,气候干燥极易诱发感冒,进而引起心脑血管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


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近期内在服药状态下发生血压不稳定,反复头晕、头痛、耳鸣、语言涩滞、视力减退、行为异常、反应迟钝,数小时可恢复等症状,则有可能是近期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前兆,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通常有发作性的胸闷、气短,休息可缓解,就是心脏提醒你停止目前所从事的活动,机体告诫你心脏缺血,这就是心绞痛的表现,还有咽喉部有紧缩感、上腹疼、左肩背疼发作一般3~5分钟,不超过半小时,也是心绞痛发作,应该引起重视。有些患者明知道有心脏缺血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自己感觉也可以适应,但一旦锻炼过度有可能就会发生急性心梗,急性心梗的发生不可逆,且死亡风险高。




王主任正在给患者检查


保护心血管的“三步曲“


晨起喝杯温开水200-400mL为宜。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凌晨至9点这个时间段。因此,老年人或心血管病患者在清晨喝杯水,就能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扩张、复原血管的目的,从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饮食上要粗细搭配、荤素合理、平衡膳食。注意低盐低脂,多吃绿色蔬菜,韭菜、芹菜等可以补钾,降低发生心血管发生的风险。


暴躁、发怒会刺激心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尤其对于绝经期的女性来说不受雌激素的保护,心血管比之前发病几率要大很多。所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很重要,避免情绪起伏太大。

适当运动,去户外踏青,慢走最好,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千万不要强制运动。


王莉萍建议:“至少每年应测血压2-3次。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可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心血管预后风险,有心绞痛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合理建议下进行该项目的检查,不要盲目排斥,重在预防。“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