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暑假,又到了孩子们放松身心、享受欢乐时光的时期,但同时也进入了意外伤害的高发期。6月28日,记者采访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彦军,为大家带来一份全面的儿童暑假安全健康提醒与科学急救指南。
防溺水:远离危险水域,掌握自救互救能力
溺水是暑假儿童安全的“头号威胁”。王彦军强调,家长务必做到“四必须”:必须时刻有效看护孩子,即使在泳池、浴缸等浅水区也不能分心;必须让孩子远离水库、河流、池塘等野外水域;必须教导孩子不盲目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应立即呼救或拨打120;必须为低龄儿童选择合格的游泳圈,并在专业教练陪同下学习游泳。
若不幸发生溺水,急救必须争分夺秒: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清除口鼻内的泥沙、水草等异物;采用“压额提颏法”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通畅;若溺水者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需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先口对口往溺水者肺内吹2-5口气体,按照30次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紧接着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循环操作,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防中暑:科学应对高温,做好预防措施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较弱,高温天气下极易中暑。王彦军建议,高温天气下,家长应避免在11:00-15:00带孩子外出,若必须外出,要让孩子穿戴浅色宽松衣物、佩戴遮阳帽,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每15-20分钟补充一次水分,可适当饮用稀释的果汁或淡盐水。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头晕、多汗、体温升高等先兆中暑症状,需迅速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散热,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降温;若出现体温超过38.5℃、意识模糊等重度中暑表现,应立即用湿床单包裹孩子全身,持续扇风加快散热,并尽快送往医院,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重视防护细节
暑假儿童户外活动增多,交通安全隐患随之增加。王彦军提醒,家长要教导孩子“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不要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要骑电动自行车;乘坐私家车时,低龄儿童需使用安全座椅,大童也要正确系好安全带;步行时务必走人行道,不随意横穿马路。
遭遇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若孩子出现外伤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按压止血;若怀疑骨折,不要随意搬动孩子,可用木板、硬纸板等进行简单固定后等待救援;若出现昏迷,应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并立即拨打120。
居家安全:消除潜在隐患,规范危险物品
居家环境看似安全,实则暗藏风险。王彦军指出,家长应将药品、清洁剂、杀虫剂等危险物品锁入高处柜子,避免孩子误服;给插座安装防护盖,教导孩子不触碰电器插头;厨房要做到“人走火熄”,使用热水壶时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窗户、阳台需安装防护栏,高度不低于1.1米,防止孩子攀爬坠落。
发生意外时,误服清洁剂等腐蚀性物质,切勿催吐,可让孩子喝适量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后送医;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干燥木棍移开电线;烧烫伤后,需迅速用流动凉水冲洗受伤部位15-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不可涂抹牙膏、酱油等,严重时及时就医。
饮食安全:把好“入口关”,预防食物中毒
夏季气温高,食物易变质,儿童肠胃功能较弱,更需注意饮食安全。王彦军建议,不要吃生冷、过期、变质食物,瓜果要洗净去皮,肉类要彻底煮熟;不购买路边摊贩食品,少吃高油高糖零食;督促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一旦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应让孩子多喝淡盐水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尽快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便于医生诊断治疗。
王彦军最后强调:安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急救技能则是守护生命的关键方法。希望家长们将这些安全知识牢记于心,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同时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
2025-08-28闲置医疗支具“再上岗”!西安市红会医院“爱心互助”支具共享小屋让温暖流动
2025-08-26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健康“脉”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血栓知识小课堂”健康讲座
2025-08-26爱发护发丨告别“秃”如其来!中医三联疗法让头发“起死回生”
2025-08-26健康科普丨眼前闪光、黑影?别忽视!小心视网膜正在“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