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甜蜜季节,随着古装大剧《长安的荔枝》的热播,不少观众在追剧时都会配上清甜的荔枝,感受剧中同款的“贵妃待遇”。剥开鲜红的外壳,露出晶莹的果肉,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清甜的滋味在口中绽放,满满都是夏天的味道。然而,荔枝虽美味,却不可贪多。近期,就有因为过量食用荔枝而患上“荔枝病”的患者。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莉,为大家揭开“荔枝病”的神秘面纱。
追剧时配上清甜的荔枝
吃了高糖水果怎么还低血糖了?
据报道,近日,广东一女子过量食用荔枝,次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被诊断为“荔枝病”。
王莉介绍,“荔枝病”实际上是一种低血糖症。为何食用高糖水果还低血糖了?王莉称,这是因为荔枝中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含量较高。食用荔枝后,首先血糖会迅速升高,人体会刺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反应性大量分泌,引发血糖骤降。但是此时果糖还没有来得及转换成葡萄糖补充我们的血糖,最终导致血糖急剧下降,导致低血糖症状出现。尤其是空腹状态下,人体本身血糖水平较低,此时多食用荔枝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荔枝中含 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次甘氨酸A,大量食用会抑制葡萄糖生成和脂肪酸代谢,阻断体内能量储备转化血糖,加重低血糖的风险。“荔枝病”就是这么来的。
据专家介绍,“荔枝病”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需及时救治。
既然多吃荔枝可以降血糖,那对于血糖高的人是不是可以多吃?“这是错误的!”王莉解释,“荔枝病”导致的低血糖不等于降血糖,大量进食荔枝会引起体内血糖的波动,引起的是暂时低血糖,对控制高血糖无益。
那么,为何有些人吃荔枝容易患上“荔枝病”,而有些人却没事呢?王莉解释,这与个人的体质、进食荔枝的量以及进食方式等因素有关。儿童和老人由于身体的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患上“荔枝病”。此外,空腹食用荔枝,或者在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荔枝,也会大大增加患病的风险。
控制食用量避免空腹吃
在采访中,王莉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健康食用。首先,要控制食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00克,换算成荔枝,大约为10-15颗(按一颗荔枝20克计算)。儿童和老人的食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建议儿童每次食用不超过5颗。其次,要避免空腹食用荔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食用,这样可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另外,要选择成熟的荔枝食用,未成熟的荔枝中,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等含量更高,更容易抑制葡萄糖合成,诱发低血糖。
如果不小心患上了“荔枝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王莉表示,症状较轻者,可以立即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吃一些糖果、饼干等含糖食物,一般在补充糖分后,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长安的荔枝》让我们领略了古代运送荔枝的艰辛,也让更多人爱上了荔枝这种水果。但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一定要牢记适量适度。”王莉说,科学、合理地食用荔枝,既能享受荔枝带来的甜蜜滋味,又能避免“荔枝病”的困扰,让这个夏天的每一口荔枝都吃得安心、放心。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
2025-08-28闲置医疗支具“再上岗”!西安市红会医院“爱心互助”支具共享小屋让温暖流动
2025-08-26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健康“脉”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血栓知识小课堂”健康讲座
2025-08-26爱发护发丨告别“秃”如其来!中医三联疗法让头发“起死回生”
2025-08-26健康科普丨眼前闪光、黑影?别忽视!小心视网膜正在“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