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首例:微创技术成功突破
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消化内镜中心施育鹏主任团队在西北率先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小肠结肠吻合术,为一位晚期直肠癌腹腔转移患者微创精准成功解决了肠梗阻问题。此次手术的成功为晚期腹腔广泛转移恶性肿瘤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也为类似复杂病例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标志着西安市红会医院在消化道梗阻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迈入国内先进水平,体现了消化内科团队在复杂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中的技术实力与担当。经科技查新,此项技术在西北地区未见相关报道。

患者困境:传统治疗风险高
55岁的高先生五年前发现患有直肠癌,多次住院手术、化疗。近期因肿瘤腹腔广泛转移导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无法进食,无法排气排便,疼得难以入眠,异常痛苦。在当地医院经保守治疗仍无法缓解,慕名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求治。
西安市红会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南院区消化内科负责人施育鹏主任分析病情后考虑消化道多处梗阻,急诊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对扩张的肠管进行充分减压,以减轻患者症状。当天就引流了1000多毫升的粪水,患者症状迅速得到了明显缓解,这一举措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由于患者有晚期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肠道多节段梗阻、营养状态差,腹腔广泛粘连,侵犯输尿管,患者左肾萎缩,右肾造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因腹腔广泛转移,身体条件差,手术风险高,效果可能欠佳,很可能需要小肠造瘘。造瘘手术是把小肠提拉出来在腹壁造瘘,患者需带粪袋子。这些传统治疗方式对晚期肿瘤患者来说,风险和创伤都很大。
创新手术:超级微创精准施治
施育鹏主任带领团队认真分析研究患者病情,仔细查阅文献,决定采用创新治疗方式,从肛门进镜,通过X透视造影、EUS引导下置入腔内贴合金属支架成功创建新通道。术中,通过超声内镜在结肠穿刺到目标小肠,在梗阻以上小肠与结肠间放置带生物膜双蘑菇头金属自膨式支架,在小肠和结肠间建立了通道,将小肠与结肠吻合,以超级微创的方式完成了治疗,术后阻塞性症状立即缓解,成功解决了患者的梗阻问题。手术约半小时完成。经对症治疗,如今高先生已可进食,下床活动。
医学进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施育鹏主任介绍,“超声内镜引导下小肠结肠吻合术通过超声内镜精准定位,在消化道梗阻部位建立新的‘通道’,以微创方式化解了梗阻,患者痛苦小,即刻解除肠梗阻症状,具有精准可视、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
对晚期肿瘤患者而言,治疗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存,更是改善生活质量。超声内镜引导下小肠结肠吻合术,这一创新治疗方法让患者告别“滴水难进”的痛苦,重获自主进食的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直肠癌腹腔广泛转移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提高和生命延续有极大作用,体现了现代医学从“大刀阔斧”到“精准微创”的进步,也为更多困境中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为高龄、体弱、多基础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新任、轮岗中层干部暨关键岗位人员警示教育培训会
2025-11-04健康警报丨突发胸闷心慌濒死感 竟是急性焦虑在作祟
2025-11-04义诊活动 | 西安红会医院专家赴周至县南大坪村进行重阳义诊
2025-11-04卷土重来 | 大龄患者垂体瘤复发 神经外科医生精准 “拆弹”
2025-11-04攻克难题 | 西安市红会医院成功为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的介入手术
2025-11-04前沿聚焦|西安市红会医院受邀赴新加坡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