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现代健康报】生死时速!跨越3500公里,只为一场“不可能”的手术

2025.04.27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50801144906.png

13_图片.jpeg

  4月8日,

  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急诊科,

  来自新疆的黄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突发脑出血的母亲股骨头手术成功,

  即将恢复行走,

  我太开心了!

  当初来西安市红会医院是正确的选择!”  

  跨越3500公里的求医之路

  一个月前,新疆和田81岁的黄妈妈(化名)突发脑出血,跌倒在地,股骨头也出现严重骨折当地医院接诊后及时对脑出血予以治疗,得到及时救治的黄妈妈逐渐进入治疗平稳期。随之而来的难题是,黄妈妈的股骨头骨折急需手术治疗!

  股骨头骨折导致患者卧床,极容易引发肺炎、肺栓塞、下肢静脉栓塞等风险极高的致命并发症,因而常被称作是“老年人的最后一次骨折”。但由于黄妈妈高龄且患有脑出血,病情复杂,股骨头置换手术及麻醉风险太高,当地医院无法立即手术治疗。

  黄妈妈的孝顺儿子一心想让老母亲尽早手术,早日重新站起来,防止长时间卧床可能发生致命的并发症,他想方设法积极寻求治疗途径。在网上搜索得知西安市红会医院治疗骨科疾病技术高,经验丰富。于是他抱着最后的希望,连夜联系了急诊救护车,3天跨越3500公里,赶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

14_图片.jpeg

  多学科一体化制定精准方案

  得知患者情况特殊,病情危急,急诊科王彦军主任、柳林医生迅速收治。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闫亮副院长的组织下,急诊科第一时间联合麻醉科主任吴刚、骨创伤医院下肢病区薛汉中主任医师共同研讨麻醉和手术方案。

  患者黄妈妈此时已出现双侧下肢静脉血栓,右侧脑室出血处于吸收期。多学科医生对于风险进行了充分评估,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方案。经过系统治疗和严密的手术方案设计,3月24日,黄妈妈入院当天即植入了下腔静脉滤器,有效防止了肺栓塞的发生。

  高风险手术的成功突破

  4月1号,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麻醉科吴刚主任严密的保驾护航下,由薛汉中主任主刀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用时半小时,成功为黄妈妈完成了股骨头关节置换术。4月3日顺利进行了左下肢静脉取栓及球囊扩张术。

  目前黄妈妈病情稳定,将从急诊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待血栓稳定后,后续康复治疗将逐步从床上活动过渡到下地行走。

15_图片.png

  打破传统观念的技术挑战

  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彦军介绍,教科书认里的传统观念认为,脑出血后3 - 6个月才能进行手术。这漫长的等待手术期间,老年患者极易出现致命并发症。此次手术打破常规,面临着诸多风险,手术风险在于麻醉时血压波动可能会导致脑出血或脑梗,且术后的抗凝与脑出血存在矛盾,需要高水平的监测把控。

  多学科一体化救治的典范意义

  这次救治过程中,由急诊科、麻醉科、骨创伤科固定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负责患者救治,这种多学科的一体化救治绝非以往的单纯会诊提意见,而是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与团队高水平的专业科学综合救治,诊治过程中,各学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多学科紧密联动协作,沟通无障碍,面对复杂病情,高超的麻醉技术、骨科手术技术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最终成功打赢了生命保卫战,充分体现了医院多学科治疗(MDT)团队体系的力量。这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多学科一体化救治的又一成功范例,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