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脊柱病医院腰椎病区的病房内十分热闹。前两天刚做完手术的患者白先生病床前围了好几位医生,他们正在查房,询问白先生术后恢复情况。跟着医生一块“查房”的还有一位特殊的人,曹师傅。
面对手术患者提心吊胆
今年60岁的曹师傅从半年前开始发现自己腿脚走路没劲,半年来,腿上的问题越来越重,从遛弯时偶尔跟不上老伴儿,到“总觉得步子迈不出去”。后来,手上也出了问题,好几次吃饭的时候手上的筷子突然掉了,穿个衬衣半天才能扣好一道扣子。
近日,曹师傅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求医,脊柱病医院腰椎病区杨俊松副主任医师接诊检查后明确,曹师傅患上的是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手术。
“一定要手术吗?”听到手术,曹师傅有些害怕。可他目前已经出现握持不稳和行走迟缓等症状,脊髓压迫较重。杨俊松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手术干预。
听了医生的建议,曹师傅住院等待手术安排。尽管杨俊松解释了很多,可是入院后,想到手术,曹师傅还是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着,一直躺在病床上不动弹。手术有危险怎么办、术后要是还不好可咋办、手术过程中是什么感觉啊……上千种假设在曹师傅脑里上演,上万种担忧在他心里萦绕,脸色都苍白了。
曹师傅的焦灼不安被杨俊松看在眼里。他说,手术无论大小,都会对患者产生较强刺激,特别是首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多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往往还会引起一系列消极心理反应,如躁动不安,血压、心率波动,失眠等,这些对手术和术后恢复也会造成影响。因此,缓解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病友沟通 甩掉“包袱”轻松“上阵”
那该如何缓解呢?从医以来,经过尝试、探索,杨俊松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办法。只要遇到术前焦虑的患者,他都会带上患者跟着他一起去查房,让患者听一听、看一看其他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听听有同样疾病患者的感受,通过这种直观方式去有效缓解患者焦虑。
杨俊松查房,为术后患者检查身体。
9月2日,杨俊松把曹师傅带到同样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已经做完手术的白先生病床前。听说患有同样的病,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曹师傅也把心里的不安和焦虑,全部化作一个个问题抛向白先生。“你之前走路也没劲吗?我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手术时间长不长啊?手术完现在都好了吗?啥感觉啊?”“我没做过手术,怕呀!”……
境遇一样,深知曹师傅的担忧,听到这些问题,白先生直接起身下地了,在病房里转着圈地给曹师傅展示自己的手术效果。“别怕,好着呢,你看我,手术完立马就好了。”手术前注意什么、手术状况如何、手术完什么感觉……白先生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都和“病友”分享了一番。
“现在甩掉包袱了,可以轻松上阵了!”就这样,跟着杨俊松查房完,曹师傅说他心理负担减轻了很多,也不忐忑了,对手术治疗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杨俊松
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杨俊松表示,面对手术,患者很容易产生害怕、焦虑、恐慌等,医生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要关注到患者的心理。让“同病相怜”的患者去沟通,能打破医患之间因为学术专业性产生的“沟通壁垒”,代入感更强,接纳度也更高。
9月4日,记者再次采访了解到,曹师傅的手术已经顺利结束,术前的不适症状都明显改善了。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