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西安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董恩霞主任带领下,针对重症患者,将重症超声用于评估脏器及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病因学为核心,以重症医学诊疗思路整合超声临床监测信息,床旁实现即时诊断和滴定治疗、评估疗效以改善患者结局,指导危重患者的诊疗和救治,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穿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鼻空肠管的置入等有创操作技能。
近日,红会医已重症医学科首次成功给一位危重老年进行鼻空肠管置入。
患者男性,85岁,因重症肺炎疫情,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从其他医院转入红会医院重症监护室
患者因为胃肠功能衰竭,出现了胃瘫痪,常规的鼻胃管鼻饲饮食后,出现严重胃潴留、食物返流、呕吐等反复发作,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全身皮肤黄染,白蛋白进行性降低,脏器功能衰竭越来越重,患者需要置入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治疗。
空肠管是危重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由于空肠管较长,加上置管途经幽门等解剖结构曲折,一般盲插置管成功率不高,且每次置管需要长达数小时,护士要不断地改变患者体位。
临床上可通过放射介入引导的方法放置空肠管,但该方法面临着搬动患者、放射暴露、费用较高等问题。该患者不能脱离呼吸机,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搬动去影像科介入下或内镜下行营养管置入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贺能英医生想方设法,与护士合作,通过超声引导成功为患者置入鼻空肠管,使患者通过小肠营养治疗,解决了患者营养治疗的核心问题。
重症超声作为一种常规的筛查和辅助诊断工具,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可用于重症患者瞬息万变的危重病情评估,并可进行动态监测,获得许多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患者的管理与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重症超声具有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实时实地、多系统整合、多目标流程化实施等特点,以独特的整合可视的结构评估与功能监测评估为一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创与动态评估相呼应,已渗透到重症的各个角落。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sounds“,重症超声是重症医生的“可视听诊器“。重症超声的应用将会更大的促进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提高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