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亮 年轻人身边的榜样
行医7年余,他稳扎稳打,从一个菜鸟成长为大家。年手术量600余例,累计手术量近5000余例。他用7年的时间完成普通医生半个职业生涯的手术经验积累。他曾是一年发表14篇SCI的科研怪兽,也是手术室麻醉师和护士心中的一把刀。
这就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闫亮。
闫亮有规矩,老年患者必须有陪人去预约检查单子,不能让患者跑来跑去。原因是他一次查房的时候发现一名老年患者自己拿着检查单子去预约检查,没有陪人,看见老人行动不便,步履蹒跚,闫主任立即上前搀扶,从此便定下了这条规矩。
闫亮有习惯,每天早上查房的时候都会帮患者整理一下枕头,“这样枕枕头才舒服,才能保护颈椎“。
闫亮有追求,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3D显微镜辅助手术,新的手术方法和理念一旦出现,他都会第一时间去学习,去钻研。从瑞士到马来西亚,从中国到美国,他只为追逐最新的科技前沿。
行胜于言,厚德载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红会精神,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赵宏谋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双健康的足
他从事足踝外科专业工作11年,擅长足踝部各类畸形,如高弓足、马蹄足、平足症、拇外翻、Muller-Weiss病等的临床评估与治疗;擅长足踝部退变,如踝关节炎、距骨坏死、后足骨关节炎、跗间关节炎、跖趾关节炎的临床评估与系统化治疗;擅长足踝部创伤,Pilon骨折、踝关节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足舟骨骨折、Chopart损伤、Lisfranc损伤、跟腱断裂等以及各类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他初来乍到,便成功申请了一项足踝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填补了科室国科金的空白。
他在国际专业期刊连续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SCI足踝专业科研论文,获得了国内外足踝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他不断锐意进取,努力探索足踝外科领域新知识,201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梅西医学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足踝中心交流学习,扎实的足踝理论知识及对足踝先进技术的理解与掌握获得国际顶级足踝大师的高度评价。
他,是西安市红会医院教学科科长,在充实自己的同时,带领大批年轻骨科医师不断追赶超越、砥砺前行。
2017年,他申请加入西安市红会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在站博士后,他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成功申请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为红会医院的科研工作锦上添花。
主刀足踝相关手术约300台/年,全年无医疗差错发生,赵宏谋用他的热心、耐心以及细心给予患者信心和勇气,他的行为让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有人问过他,他的行医的愿望是什么,他笑着回答:“希望每个人都有一双健康的足。“
李海燕 我有“三不做“和“两坚持“
李海燕,2003年进入红会医院成为影像诊疗中心的一名医生,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名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工作中用心坚守着他的信条——“三不做“和“两坚持“。
不做脸难看、话难听的医生
李海燕说:“绝大多数患者来到医院后,常常处于无助的状态。此时此刻,如果我们疾言厉色,‘指挥’他们按照专业流程做检查,无疑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在做检查的时候,一定会耐心地解释正在排队的患者们提出的每个问题,有些患者早晨很早就来排队,我们每每见到都会细心问一句吃没吃早饭。这些小细节虽然微不足道,但患者心里能感受到我们的温暖。爱心和耐心是抚慰他们的‘心药’。“
不做高大上、不接地气的医生
李海燕始终坚持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去理解患者的难处,去带着情义帮他们解决问题。“上班时间解决不完的,就加班解决。医生需要读非常多的书,需要终生学习,但绝不能因此就觉得自己从事了一项‘高大上’的职业,就自视清高。医学专业术语晦涩、难懂,患者不懂医学知识,有时难免对诊疗结果多问几句,这很正常,我们一定要耐心、细心,要用他们听的懂的话去解释,去有效沟通,而不是按着条条框框念,让患者一头雾水,似懂非懂。“李海燕说。
不做不负责、推诿的医生
在医院,每位患者在拿到报告单的那一刻,都迫切想知道疾病严重与否,结果是好是坏。
李海燕医生在磁共振室诊断组工作,每天要回答很多“医生,报告显示严不严重?“这样的问题。为了给患者更准确、更有效的回答,每天工作之余,除专业书籍外,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临床医学书籍。每当有患者问他此类问题的时候,他都会不厌其烦,抽出3~5分钟时间给患者解释清楚。
坚持换位思考+坚持有效沟通 提供“五星“服务
西安市红会医院核磁共振室每天接诊的患者约130~140位,从早上8点开始,一刻不停做到晚上11点。而每个患者都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自己该“优先“,李海燕医生每天都会遇到此类“状况“。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位置考虑问题。哪怕牺牲中午休息时间,能多做一个检查,少一点矛盾,我都愿意多付出。影像是一门‘博、广、杂’的学科,我们要做好患者的‘翻译官’和‘服务者’。把神秘深奥的医学原理通俗化、平民化。有时候碰到患者行动不便时,我们都会搭把手,细心扶患者躺上检查床,如此种种,都是再平常不过的。“
重医德、有仁心、强医术、善沟通,李海燕医生在工作中,从一而终地践行着为患者服务好、安慰好、帮助好的理念,用实事体现着中国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党员的先进性。
杨杰 病人满意 无愧己心
杨杰,西安市红会医院一名普通的骨科医生,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他就树立了这坚定的人生信条。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对待病人无论贫穷富贵,地位高低,他都以父母之心对待,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患者所想,权衡利弊,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力求患者满意。对待病人及家属的问询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并随时注意病人的心理细微变化,及时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亲切的微笑,专业的态度,赢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对待业务学习,杨杰更是精益求精,去年在德国访学,获得了由欧洲足踝外科主席Richter教授签发的足踝外科专科医师培训证书。
每天7:20以前到科室,早交班查房后,杨杰总是准时出现在手术室直到月亮悄悄的挂上了天空,他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妻子儿子早已熟睡。
生儿子前一天他下手术已经是晚上11点,妻子已经胎膜早破。虽然无愧患者和自己的信条,但却总是愧对家人。“病人满意,无愧己心“,杨杰医生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做一名人民满意,人民放心的人民好医生。
刘文军 双重身份 一颗红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文军平日里时刻已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进社区送温暖、下乡义诊等。工作上,他对待患者如家人般亲切,用坚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解答患者心中疑虑,专业的手术技能缓解病人病情。
有些患者手术前偷偷将刘文军拉到一边送红包,为让病人安心治疗顺利手术,他实在推脱不过,收下红包,转身就交到患者的住院费里,高风亮节的工作作风引得科室其他医生纷纷点赞学习。多位患者在疾病治愈后专程为刘文军送来感谢信,锦旗,患者谈到住院期间收到的种种关怀不禁流泪,也正因为如此,刘文军与许多病人发展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作为一名的医生,刘文军除了繁重的临床工作外还承担了西安市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本科、专科及职高等各层次理论讲授和临床实习指导等教学任务,并能很好地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在理论教学工作中教学态度端正,教学作风严谨,重点突出,教学方式灵活生动,注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临床带教中,言传身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医疗基本功的训练,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
入党十年,从医八年,刘文军不仅是一位负责任的好大夫更是一位跟随党的旗帜严格遵守党章,有着优秀人格的好党员。
院内新闻
科研创新丨西安市红会医院举办首期“学术沙龙”活动
2025-04-30专病专治丨骨转移瘤专病门诊:专业、规范、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2025-04-29工作督导丨西安市红会医院质控科到未央区草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2025-04-29专病专治丨疼痛专病门诊:不做“忍”者 轻松生活
2025-04-29对口帮扶丨西安市红会医院第67批医疗队赴玉山中心卫生院开展帮扶义诊活动
2025-04-29竞绽芳华丨西安市红会医院2025年青年护士技能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