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国内外报道发病率约为 5%~10%,其中25%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步升高,血管再通术、转流术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效果令人遗憾,部分患者只能通过截肢的方式来阻断其病程的发展及恶化,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且高昂的医疗耗费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西安市红会医院骨显微修复外科的宋涛主任带领团队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重建微循环治疗糖尿病足,3例病例均保肢成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典型病例:
张某,男64岁,患者糖尿病足溃烂多年,在多家医院尝试行外科手术及中药外敷等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效。患者饱受病痛折磨,经过长时间多次治疗后对保肢丧失信心, 2017年9月带着仅存的一丝希望,慕名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宋涛主任经查体发现其左足外侧可见直径约12CM溃疡面,创面恶臭,骨外露。X线片显示:左足跗骨间骨质破坏明显,骨膜反应较重,左足第5跖骨缺如。宋涛主任带领其团队为患者认真分析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为患者行“左足糖尿病足清创、胫骨横向搬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足部溃疡均获得愈合,足部皮温逐步升高、感觉恢复,行走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术前外观及术后三月外观
术中及术后X线片
宋涛主任介绍,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这既是对显微外科的一种拓展,也是对微血管再生技术的突破;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时组织微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使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同步生长。考虑是胫骨在横向骨搬移的过程中,机械牵张力刺激血管再生,改善了组织微循环,足部溃疡获得血供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完全修复。
近年来,骨显微修复外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刻苦专研,勇于探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此项“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成熟应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取得较高的保肢率,为广大饱受病痛折磨的糖尿病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院内新闻
闲置医疗支具“再上岗”!西安市红会医院“爱心互助”支具共享小屋让温暖流动
2025-08-26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健康“脉”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血栓知识小课堂”健康讲座
2025-08-26爱发护发丨告别“秃”如其来!中医三联疗法让头发“起死回生”
2025-08-26健康科普丨眼前闪光、黑影?别忽视!小心视网膜正在“撕裂”
2025-08-25服务基层丨西安市红会医院进乡村开展“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惠民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