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作为口腔里最晚萌出的牙齿,常常让人又爱又恨。有人的智齿“乖巧懂事”,一生相安无事;有人的智齿却“调皮捣蛋”,引发各种口腔问题。智齿到底该不该拔除?今天通过几个口腔科真实病例来一探究竟。
病例一
反复发炎疼痛,拔除智齿解困扰
25岁的小李,近几个月右下后牙区反复肿痛,尤其是进食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症状虽能暂时缓解,但没过多久又会复发,无奈之下,小李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就诊。就诊时小李面部轻微肿胀,右下智齿部分萌出,牙冠周围牙龈红肿,触痛明显,盲袋内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口腔X光片显示,智齿近中阻生,与邻牙之间存在食物嵌塞。接诊医生医生诊断小李为右下智齿冠周炎。
由于智齿反复发炎,且位置不正,接诊医生建议他在炎症消退后尽快拔除智齿。小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在局部麻醉下顺利拔除了智齿。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小李右下后牙区疼痛肿胀的症状彻底消失,终于能正常吃饭、生活了。
病例二
智齿挤压邻牙,邻牙受损险遭殃
近日,30岁的张女士发现自己的右下第二磨牙疼痛,吃冷热食物时尤为敏感。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检查后发现,她的右下智齿横向生长,紧紧挤压着第二磨牙,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颈部出现龋坏,牙髓也受到了感染。
接诊医生表示,由于智齿的挤压,第二磨牙与智齿之间很难清洁,食物残渣堆积,细菌滋生,久而久之就引发了龋齿。如果不及时拔除智齿,第二磨牙的龋坏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张女士听从医生的建议,先进行了智齿拔除手术,待伤口愈合后,又对第二磨牙进行了根管治疗和补牙。经过一系列治疗,张女士的牙齿终于恢复了健康。
病例三
智齿正常萌出,无需拔除可保留
22岁的小王,在一次口腔检查中发现自己长了智齿。他十分担心智齿会带来问题,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拔除。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小王的四颗智齿均已正常萌出,位置和方向都很正,与对颌牙也能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并且智齿周围牙龈健康,没有炎症,日常刷牙也能清洁到位。
基于以上情况,医生告诉小王,他的智齿不需要拔除,可以继续保留。但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智齿的情况。小王听后松了一口气,按照医生的嘱咐,一直认真维护口腔健康,他的智齿也一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从这几个病例可以看出,智齿是否需要拔除,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一般来说,以下这些情况的智齿建议拔除:
01
反复发炎:智齿萌出不全,牙冠周围的牙龈组织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容易残留其中,滋生细菌引发冠周炎。如果冠周炎反复发作,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拔除智齿。
02
影响邻牙:智齿生长位置不正,如倾斜、横向生长等,可能会挤压邻牙,导致邻牙龋坏、牙根吸收、松动等。为了保护邻牙的健康,需要尽早拔除智齿。
03
龋齿严重:智齿位置靠后,刷牙时难以清洁到位,容易发生龋齿。如果龋坏严重,无法通过补牙等方式治疗,或者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拔除智齿是比较好的选择。
04
无对颌牙:如果智齿没有对应的对颌牙,会过度生长,影响咬合,甚至可能咬伤对侧牙龈,引起创伤性溃疡。这种情况下,智齿也需要拔除。
05
正畸需要: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的间隙,使牙齿排列整齐,有时需要拔除智齿。
然而,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如果智齿完全萌出,位置和方向正常,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能够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容易清洁,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就可以保留。
智齿是否拔除,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如果对智齿的情况有疑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要因为害怕拔牙而拖延,也不要盲目自行决定,以免给口腔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
院内新闻
惠民活动 |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预防接种适龄人群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减免惠民项目
2025-06-24化险为夷丨西安红会医院多学科联动成功救治罕见肱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
2025-06-24助力基层丨西咸新区乡医培训会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顺利召开
2025-06-24聚焦前沿丨陕西省医学会2025年运动医疗学术年会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顺利举行
2025-06-23及时就医丨声音嘶哑 说话 “漏气”?可能是声带麻痹在作怪!
2025-06-23“食”刻谨慎丨恶心、呕吐……警惕急性胃肠炎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