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2岁的张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胃内有一处1.5厘米的隆起性病变,随即前往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南院区咨询施育鹏主任。面对这一情况,张女士感到既担忧又困惑:该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是否有采用微创治疗的可能性?
经科室讨论后,方洒医生使用“超声微探头”技术为她揭开了谜底:胃间质瘤。施育鹏主任通过内镜微创手术顺利切除了肿瘤,最终病理也证实是胃间质瘤。那么,这项技术究竟送如何发挥作用的?
传统胃镜的局限:看得见"表面",看不清"根基"
普通胃镜检查能发现胃黏膜表面的异常隆起或溃疡,但像张女士这样的“黏膜下肿瘤”(如间质瘤、平滑肌瘤等),往往藏在胃壁深层。传统胃镜只能观察到肿瘤的"冰山一角",无法判断其起源层次(如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等)和生长深度,而这些信息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过去,医生可能需要依赖CT或磁共振进行大致评估,但这些检查分辨率有限,难以精准定位肿瘤层次,甚至有些较小病灶CT难以发现。若贸然进行内镜切除,可能因肿瘤扎根过深导致穿孔或出血;若盲目选择外科开腹手术,又可能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创伤。
超声微探头:胃壁的"分层扫描仪"
超声微探头技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难题。它通过内镜将一个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胃内,直接贴近病变部位,利用高频超声波对胃壁进行"分层扫描",清晰显示胃壁5-7层结构(类似观察树木的年轮)。在张女士的案例中,超声微探头准确显示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浅层,未侵犯深层组织,且边界清晰——这意味着肿瘤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手术(ESD)完整切除,无需开腹。
技术优势一目了然
1. 精准定位:分辨精度达0.1毫米,明确肿瘤来源层次和浸润深度。
2. 评估风险:判断肿瘤与血管、周围器官的关系,预测手术安全性。
3. 指导决策: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4. 无创高效:检查过程与普通胃镜相似,耗时仅10 -15分钟。
从精准诊断到微创治疗:超声微探头如何护航ESD手术?
在超声微探头的"导航"下,医生为张女士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手术中,医生通过胃镜在肿瘤周围标记边界,注射液体分离黏膜下层,逐步剥离肿瘤,最终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为低风险胃间质瘤,切缘阴性,无需追加外科手术。
超声微探头的关键作用体现
术前:明确肿瘤适合ESD治疗的适应症,避免盲目操作。
术中:辅助判断剥离深度,降低穿孔风险。
术后:评估切除完整性,减少复发可能。
技术背后的意义: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微创时代
张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据统计,超声微探头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使约70%的胃间质瘤患者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这项技术尤其适用于:
·早期胃癌的术前分期
·黏膜下肿瘤的定性诊断
·胰腺、胆道疾病的评估
专家提醒:早发现、早评估是关键
胃间质瘤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通过体检偶然发现。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接受胃镜检查,若发现黏膜下病变,应及时结合超声微探头明确性质。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得以在微创条件下根治,而精准的术前评估正是成功的基石。
超声微探头犹如医生的"透视眼",让隐藏在胃壁深处的肿瘤无所遁形。它不仅是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重要突破,更是患者迈向精准医疗、微创治疗的关键一步。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南院区将依托先进的超声微探头设备及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为您的消化道健康保驾护航!
胃镜下发现的病灶
超声内镜显示病灶起源层次
胃镜下挖除病灶
专家简介
施育鹏
西安市红会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消化内科南区负责人
2020年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人才引进
擅长: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诊治:1.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及个体化 治疗;2小肠疾病、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治;3、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4、 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内痔微创治疗;5胃鏡、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 内镜检查及内鏡下治疗(EMR、ESD、ESE、ERCP、消化道狭窄支架植入、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经内镜TET 管置入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止血、营养管置入、小肠减压管置入、吻 合口狭窄扩张等);6、肥胖、顽固性便秘的肠菌移植(FMT)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消化病学装备与技术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青 陕西省日间医疗学会青年分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CTC 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综合治疗委员会委陕西省中西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
整合肿瘤临床免疫分会专业委员会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 陕西省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消化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临床免疫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互联网医院(24小时线上就诊)
方洒
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2020年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人才引进。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
2022年荣获消化疾病诊疗思维陕西省一等奖。
擅长:内镜下胃息肉、结肠息肉切除术等微创操作,超声内镜诊断及治疗。对食管炎、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便秘、神经内分泌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系性肝炎、胰腺炎、肝癌、肝衰竭等消化系常见病及疑难疾病有丰富经验。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l 论文22篇,编者参与出版著作2015年《阅兵训练保健手册》、2024年《炎症性肠病疑难病例集》, 多次在全国消化系病年会发言,目前主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科研项目一项。
学术任职: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早癌筛查委员会委员
西安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周三上午
互联网医院(24小时线上就诊)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