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气温骤降丨老年人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2025.02.21浏览量:

近日,冬春交替,气温忽冷忽热,更容易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2%,据统计,这个时期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左右

75岁的张大爷几天前感到胸部有压迫感,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加重,并伴有轻微的心悸。起初,张大爷并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然而,直到近日,他在散步时感到胸痛加剧,并伴随呼吸困难,紧急前往西安市红会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老年医学科主任王莉萍诊断张大爷为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发现他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大爷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顺利出院。

那么,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01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

1、气温骤降

这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最主要原因。冬季初春的低温就像是无形的“刺客”,悄无声息地让血管收缩、痉挛,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进一步诱发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等疾病。

2、血液黏稠度增高

寒冷天气的空气通常较干燥,水分流失引发血液黏稠度增高,且冬天人群的饮水量也相对较少,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3、呼吸道感染

寒冷天气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也相对比较多,感染会损害人体心肺功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饮食因素

寒冷天气为了补充能量和保暖,人们会不自主地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胆固醇升高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进一步增高。

5、活动量减少

寒冷天气活动量减少导致人体代谢降低,容易出现各种代谢障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02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注意保暖

室内外温差大,适量增减衣物。同时老年人尤其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勿用冷水洗脸、洗衣。

2、预防感染

目前流感病毒、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外出戴好口罩,避免人员密集区聚集,家中注意通风换气,尤其是一些心衰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止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避免诱发心衰加重。如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尽早就医。

[6]图片.jpeg

3、均衡膳食

饮食应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类、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食物。控制油盐糖的摄入。油不超过25g/日,盐5-6g/日,糖50g/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血压和血脂在健康水平,同时保证每天1500毫升的饮水量。

[7]图片.png

4、适量运动

虽然初春时节天气寒冷,但适度的运动仍然非常重要。运动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进行,注意热身,循序渐进,不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可以选择室内有氧运动,这类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当然,运动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避免剧烈及过量运动。

[8]图片.jpeg

5、充足休息

一般来说可在晚上9点到10点入睡,早上7点以后起床,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身体的恢复。同时可多晒太阳,尽量保持心情愉悦。

[9]图片.jpeg

6、定期体检

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同时,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如果出现血压控制不佳、头晕头痛、偏瘫、口齿不灵、明显心慌、胸闷、心悸甚至胸痛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

[10]图片.jpeg


[11]图片 8.png.png

专家介绍

王莉萍

老年医学科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老年患者综合管理,高龄患者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并发症血糖管理,糖尿病足感染与介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各种慢性病,心血管介入、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等。

门诊时间: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老年医学科门诊302室,周一、周四专家门诊。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