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咳、晚上咳、说话多了咳、吸入冷空气后咳……入秋后,总感觉嗓子不适,咳个不停。近期,一些医院呼吸科门诊因咳嗽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多,有些患者还出现了久咳不愈的情况。对此,医生表示,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引起咳嗽的自然原因。如何逃过“咳嗽季”?10月2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晓利。
基础疾病患者咳嗽应及时就医
李晓利表示,入秋后气温下降,同时,空气里的湿度也跟着“缩水”,呼吸道黏膜变得干燥,很容易受到损伤,稍微说话多、冷空气刺激,就爱咳嗽。另外,入秋后,空气中的尘霾、花粉增多,这些微小颗粒物质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容易引起过敏性咳嗽。而这些微小颗粒物质也会成为一些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的载体,引起免疫力低弱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咳嗽。同时,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受凉感冒,也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
平时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的人,在秋季病情更容易加重,首先就表现为咳嗽。
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李晓利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咳嗽症状轻微,可以适当观察,若持续咳嗽超过一周不得缓解,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建议就医查明原因。“但是,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及时在正规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才能排除其他疾病。”李晓利建议,对于年龄大的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咳嗽就应当及时就医。
做好防寒保暖 保证足够饮水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咳嗽具体病因以及如何用药需要医生或药师判断决定,李晓利建议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加重病情。
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一种名为右美沙芬的镇咳药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年轻人视其为“万能镇咳药”。但就在今年,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将右美沙芬等一批药品纳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所谓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就是必须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才能按剂量购买,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且医药门市部需将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右美沙芬长期使用不仅可能会成瘾,还可能还会导致基础疾病的不良反应。”李晓利提醒到。
如何安稳度过“咳嗽季”,李晓利提醒,进入秋季应当做好防寒保暖,关注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预防感冒发生。空气质量欠佳时,外出宜戴好口罩。“秋天本就是干燥的季节,身体容易缺水,每天要保证足够饮水量,以温水为主,时刻保持喉咙的湿润,减少不适感。”秋季干燥易上火,饮食上也应以清淡为主,不宜太过油腻,少吃辛辣、油炸、寒凉等食物。
新鲜的空气能减少细菌、灰尘的堆积,避免刺激喉腔不适而咳嗽,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要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呼吸道疾病感染,在流感季到来前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过敏体质、有基础肺部疾病及其他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弱的患者,更要在秋季加强防护。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