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柳洪华):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创伤与退变病区主任赵宏谋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行全踝关节置换术。
来自宁夏58岁的王女士,左踝关节疼痛10余年,一直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但近1年来,患者左踝关节疼痛症状加重,并伴有行走困难,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当地医院建议患者前来西安市红会医院就诊。6月5日,王女士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创伤与退变病区就诊,入院后经过检查,左踝关节内翻畸形,左踝关节前方、内侧、外侧疼痛及压痛阳性,左踝关节跖屈及背伸活动明显受限。
手术照片 图片来源西安红会医院
赵宏谋及马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后认为,患者踝关节功能丧失,保守治疗无效,可行踝关节融合或全踝关节置换手术,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后确定选择全踝关节置换术。
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与设计,主任赵宏谋、马强,医师刘培珑与术中影像科张明超、巡回护士吴园等手术室人员密切配合,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联合O-arm术中透视系统配合完成全踝关节置换术,并取得圆满成功。术中有效透视次数为28次,相较于传统方式减少近60%;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74分钟,较以往平均时间减少近30分钟。术后假体力线及位置良好。
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创伤与退变病区主任赵宏谋介绍情况 摄影 柳洪华
据了解,全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针对终末期踝关节关节病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并保留踝关节活动功能,避免融合术后出现的踝关节活动障碍和临近关节退变。传统的全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在术中进行多次透视,术者受到的辐射量较大,而且术中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较长,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骨科机器人导航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手术的手术时长和定位准确性均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传统踝关节置换术,利用机器人进行定位,选择最佳截骨导板位置,最大限度减少术者在室内的透视次数和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
近年来,骨科机器人在脊柱、创伤、关节等领域的使用已较为普遍,但是在足踝外科领域仍存在许多空白,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创伤与退变病区主任赵宏谋带领团队对机器人在足踝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开创了全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新思路,顺应了微创医疗的发展趋势,推动精准化、智能化、安全化的医疗体验,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贯彻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暨关键岗位、第三方人员廉洁警示教育会
2025-06-13记忆包裹丨西安市红会医院联合文艺南路社区开展认知障碍知识科普义诊活动
2025-06-11鼻腔护理丨鼻干、刺痒、出血 六月鼻腔为何 “脆弱不堪”?
2025-06-11“一科一品”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高血压宣讲活动
2025-06-11医警联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组建“最小应急单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2025-06-11交流学习丨西安市红会医院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受邀参加中国微创医学美容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