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气象台6月12日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而伴随着高温,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在悄然升高。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医生提醒,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6、7、8月都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小高峰。
夏季心梗为啥高发 医生:多个因素导致
6月12日,记者从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心内科了解到,该科室近日接连收治几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温且疲劳作业。49岁的杨师傅近期工作均集中于夜间,工作环境较为密闭,近日夜班工作时他突然感觉胸骨后疼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刚开始以为自己中暑了,休息了几分钟后疼痛不能缓解才到医院就诊。做完心电图发现居然是“致命杀手”心梗找上门。由于病情危急,红会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开通绿色通道,紧急行冠脉造影开通闭塞的血管,抢救成功。
另一位巨师傅同样也是在连续高温下作业,期间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到红会医院急诊科一查也是急性心肌梗死,还合并心源性休克,命悬一线。同样经过急诊科、心内科及重症医学科联手救治,最终战胜死神。
“两个典型病例都在提醒大家,高温环境下心血管疾病不可小觑,切不可归结于‘中暑’而延误病情。”红会医院北院区心内科主任李超民说。那么为什么夏季心梗高发?据李超民介绍,夏季高温会引起人体代谢增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就更容易突发心脏病。夏季炎热,人体出汗也多,水分随汗液大量蒸发,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就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夏天人的情绪受天气影响会变得烦躁、焦虑,一激动或生气导致血压升高,很容易引发心绞痛、心梗。炎热天气,还有不少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忽然出门进入高温环境中,温度的骤然变化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心血管意外。另外,夏日夜晚,不少人会选择吃夜宵,撸串、喝冷饮,高谈阔论至深夜,作息不规律,这种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梗。
三类高危人群要警惕 大量出汗后不要立即吹空调
近年来,心梗发病趋向年轻化,警醒着年轻群体也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李超民提醒,有三类人群是夏季心梗高危人群。第一类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有肥胖、吸烟、早发猝死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第二类是夏季气温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年轻人出汗较多容易大量脱水,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喜食冷饮、贪凉,由此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第三类是既往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熬夜的人群,也易发生心肌梗死。
因此,李超民建议高危人群尤其要警惕,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如果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外出,可以先敞开房门,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尽量避免大量出汗后立刻吹空调降温,应该先到阴凉、通风区域,补充水分,慢慢过渡到凉爽状态,再进入空调房内。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还需要多补充水分,但不要过于着急地大口喝冰镇饮料,因为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十分重要,天气闷热也要学会调整情绪,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态。有心血管疾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停药。
李超民提醒,急性心梗约有三至四成的患者会在发病前3~7天内出现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如果感觉胸闷,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就诊。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