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2024年多学科贫血管理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一次集中展示与总结全球患者血液管理最新进展、探讨多学科血液管理新方向的学术盛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医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当前血液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未来血液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吴德沛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担任大会主席,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王凯主任受邀参加会议。
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王凯主任受邀参加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多学科患者血液管理模式探讨》主题报告,王凯主任详细阐述了我国发布的《促进实施患者血液管理的专家倡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回顾了我国贫血流行病调查相关数据,目前贫血患者已占世界人口的 1/4 以上,其中约有一半是由缺铁造成的。
缺铁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尤其是对于女性、儿童以及低收入国家的群体。缺铁性贫血的危害除常见的乏力、头晕、气短、心功能下降外,IDA(缺铁性贫血)还可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损害神经元发育,对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均有不利影响。
IDA增加了妊娠期女性分娩时剖宫产、输血的风险,对胎儿的大脑、智力发育及认知功能等造成长期影响。贫血在围手术期也非常常见,术前贫血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营养摄入不足、铁剂补充不足或吸收不良及慢性感染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术后贫血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术中失血过多、术后贫血恢复能力减退、术后病人抗凝及部分药物干扰失血。
王凯主任认为贫血与围手术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是导致围手术期发生术后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围手术期贫血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急性肾功能损伤风险和感染发生率及红细胞输注比例。
不同程度的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轻度贫血患者术后30天内发生并发症的相对风险增加约35%,而中重度贫血的并发症相对风险增加高达56%。最佳的贫血治疗方案是在血液科医生专业指导下纠正贫血,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术中、术后输注红细胞。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模式应该建立联合骨科、麻醉科、血液科 、输血科的绿色通道,进行术前术后全程MDT(多学科团队)管理。
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风险、感染风险、死亡风险,有效减少输血量、平均住院日及相关治疗费用等多项指标,多学科参与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模式将会实现多方共赢。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