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浏览量:

五一假期结束后,不少出游归来的人们在返程途中纷纷遭遇了鼻痒、喷嚏不断以及眼睛发痒、红肿等症状的困扰。在这5月花粉纷飞、柳絮飘扬的季节,这些症状尤为常见。或许您还不知道,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结膜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动反应”。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们之间的神秘面纱。

近日,刘女士饱受鼻痒之苦,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出大量清水样鼻涕,同时还出现了眼痒、眼白部分发红以及眼睛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连续数日未能缓解。于是刘女士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就诊,经过门诊医生的仔细诊断,刘女士被确诊为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结膜炎。针对刘女士的症状,医生为其开具了激素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并建议她前往眼科门诊接受专业的眼科治疗。

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结膜炎,两者虽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却常常相伴出现。这是因为过敏原在引发鼻腔过敏反应的同时,也可能刺激眼部结膜,导致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了解这一“联动反应”,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两种过敏性疾病。在花粉、柳絮等过敏原高发的季节,大家应加强防护措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为何两者总是“结伴出现”

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结膜炎均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疾病,当人体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误将其当作 “敌人”,释放如组胺等炎症介质。鼻腔与眼睛通过鼻泪管等结构相通,当鼻腔内发生过敏反应时,炎症介质容易随着黏膜下的血管和淋巴管扩散至眼部,刺激眼结膜,从而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此外,患者频繁揉鼻、擦鼻的动作,也可能将手上沾染的过敏原带到眼部,进一步加重眼部过敏症状 。

典型症状早识别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难忍、连续不断地打喷嚏(通常一次可连续打3 个以上)、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鼻塞,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呼吸。

过敏性结膜炎:最突出的症状是眼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甚至难以忍受;同时伴有结膜充血,即眼白部分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多为白色丝状;还可能出现流泪、畏光,看东西时感觉模糊等症状。当这些眼部与鼻部症状同时出现,就要警惕两者的“联动反应” 了。

如何护理

冷敷缓解眼痒:当眼部奇痒难耐时,可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藏后的袋装牛奶,敷于眼部,每次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眼痒、红肿症状。

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人工泪液可模拟天然泪液,稀释结膜囊内的过敏原和炎症介质。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次滴入2 - 3 滴,滴完后轻闭双眼片刻,让药液充分作用,每天使用 4 - 6 次。具体还需专业的眼科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药物。

远离过敏原: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清晨和傍晚;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鼻腔和面部,减少过敏原残留;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降低室内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浓度。

联合治疗是关键

治疗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结膜炎,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联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炎症;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既能缓解鼻痒、喷嚏等鼻部症状,也能减轻眼部过敏反应;眼部可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滴眼液、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如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直接作用于眼部,快速缓解眼痒、充血等症状。

脱敏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症状反复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让身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根源上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