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我们一同走过了不平凡的2023年
站在岁末
我们回首望去
有太多的感动与故事
站在岁首
我们企盼未来
未来有更多的期望与梦想
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部在吴刚主任的带领下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坚持建设以“理想科室、理想团队、理想个人”的理念为中心,围绕麻醉学领域影响患者健康的重大疾病和技术难题,麻醉学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生命科学前沿技术,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麻醉学科医教研平台。
由此,进一步促进临床麻醉诊疗水平的提高,保证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临床转归,真正使麻醉学科成为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促进麻醉从“数量”核心到“质量”核心,真正践行安全麻醉、品质麻醉、精准麻醉、学术麻醉。手术麻醉部全体医务工作者携手共进,努力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医院核心目标,上下一心,立足临床、深耕科研、潜心教学,共同努力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临危受命,同心抗疫
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在2023年初,疫情大流行趋势已经形成,有不同比例的轻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防治形势非常紧迫,尤其是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医护人员作为早期接触感染者的密接者,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大面积感染。麻醉医生作为临床一线救治主力军,面临新形势和新战场的诸多挑战。
在疫情放开初期,麻醉科面临麻醉医护人员减员情况严重、麻醉医护人员基础疾病加重和复阳风险增加、麻醉医护人员工作重心的部分改变等。麻醉医护人员在保证全院日常手术、恢复室及危重症诊疗工作外,同时预备大量人员参与新冠患者救治,例如手术室外的气管插管、呼吸管理、循环管理和心肺复苏等抢救性工作,用坚定的意志,保障了外科手术正常运行,以崇高的使命,支援我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敬畏生命,医患同行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麻醉、了解麻醉、认识麻醉,2023年3月,西安市红会医院麻醉科在南院区1号楼门诊大厅5楼举办“2023中国麻醉周”义诊宣教活动,活动旨在做好麻醉科普宣讲、弘扬学科正能量,进一步推动麻醉学科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作用。西安市红会医院麻醉科的全体医务人员锐意进取、不断超越,努力提高科室的业务水平、拓展业务范围,竭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无痛的优质医疗环境。
董补怀主任为等候区患者家属进行麻醉科普宣教
肖莉副主任医师和屈拓护师为患者家属发放科普手册
扬帆起航,逐梦前行
手术麻醉部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建新院区。使命如山,号角催阵,今年是疫后临床工作全面复苏之年,麻醉工作量节节攀升,同时高龄与危重患者数量激增,麻醉服务水平和质量控制管理面临新挑战。为保工期保质量,红会党员干部扎根工地,以工地为家,只争朝夕。在黄土飞扬里用足迹丈量科室的大小;在钢筋水泥间用赤诚挥洒创业的热情。红会人无怨无悔地拼搏与付出,才浇筑了今天气势恢弘的医学殿堂,更树起了一座属于红会人自己的时代丰碑!
“扬帆起航”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中心手术室正式开科
2023年5月,中心手术室开科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北院区医疗工作全面展开,手术麻醉部依托新的发展平台在一院三区、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拼搏,保障患者安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争取在“医、教、研”逐渐取得重大成果。
质控是安全的基石
2023年6月30日,由西安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办、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手术麻醉部承办的“2023年西安市临床麻醉质控会议”圆满召开。会议旨在推动西安市麻醉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提高临床麻醉水平,提高麻醉学术影响力,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促进麻醉学科蓬勃发展。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苏星
西安市红会医院党委书记柳明
手术麻醉部主任董补怀(时任)
会议中对西安市麻醉质控中心近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把握好发展机遇,明确历史使命,持续改进临床麻醉质量,实现我市临床麻醉事业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同时提出宝贵意见,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部在市卫健委、院党委班子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和全科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临床技能水平全面增强,业务培训水平大幅提升,科研教学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科室创新人才支撑逐渐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希望该中心在麻醉专业上引领国际前沿,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合作机制,依托医联体建设平台,资源共享、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不断提高麻醉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使全市麻醉团队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位置。
优化学科建设,建立麻醉门诊
为了进一步优化医院学科建设,创建无痛医院,加强麻醉与围手术期的安全,减少麻醉相关风险,更好地服务患者,满足患者对麻醉问题的种种疑惑,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麻醉门诊于2023年7月正式开诊!
麻醉门诊的开设,使得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促进手术的正常开展、规范管理,优化就诊流程,提高麻醉的安全性,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加快床位周转率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目前我院日间手术和门诊手术术前患者评估均在麻醉门诊进行,随着业务拓展,麻醉门诊将在围术期舒适化诊疗中提供更大的作用。
杨建龙副主任医师在麻醉门诊主持工作
凝心聚气,砥砺前行
2024年1月6日下午16时,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手术麻醉部在科室多媒体会议室举行《凝心聚气,砥砺前行-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手术麻醉部2023年年度总结及2024年展望》年终总结会议,会议邀请了刘立平副院长、麻醉急危重症诊疗中心陈实主任作为会议嘉宾,麻醉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北院区手术麻醉部吴刚主任和樊珊护士长主持本次会议,手术麻醉部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邀请陈实主任致辞,陈实主任指出手术麻醉部在过去的2023年,追梦前行、勇于奋斗,承担了医院最繁重、最高危的临床任务。这一年里同志们勠力同心、顽强拼搏,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均去的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效。
麻醉急危重症诊疗中心陈实主任致辞
接下来手术麻醉部吴刚主任汇报总结工作,吴刚主任分别从学科基本情况建设、2023年学科总结、学科存在问题和2024年学科计划进行汇报:
手术麻醉部吴刚主任总结科室工作
一、临床工作
2023年北院区手术麻醉部圆满完成临床手术麻醉、无痛消化内镜诊疗麻醉、无痛人流等各项工作。2023年临床麻醉量全面复苏,麻醉工作量节节攀升,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同时高龄与危重患者数量激增,麻醉管理面临新挑战。
同时今年也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的杨帆之年,手术麻醉部紧跟医院步伐,手术场所进一步扩大:北院区完成搬迁,54间手术室投入使用;新院区无痛胃肠镜检查全面开展,辐射更多病患。麻醉手术中心全年共计完成住院手术麻醉46461例,全年无麻醉相关不良事件,践行安全、精准麻醉,促进手术科室快速发展的围术期医学平台,全力守护全院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防线。
二、科研成果
2023年科室申报发明型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报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9篇,总影响因子36.43分,新增各级别学术协会任职10人。科室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科研投入,使得科研创新的种子不断萌芽、开花,并越来越成为医院发展的又一个动力来源。通过人才培育、平台建设、深化合作等方式,高质量的科研文章发表、成果转化及基金课题项目较以往显著增长,建立较完善的人才梯队,各层级人才科研成果产出明显提高,稳步迈上科研创新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教学成果
2023年科室完成20名实习生带教、3名进修生带教、5名规培生带教以及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吴刚主任指出,目前教学是科室工作短板,存在问题:①研究生导师偏少;②非国家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③实习及进修医师偏少。后期解决思路:①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申请研究生导师资格。②我院手术量大、手术种类不足,造成申请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困难;随着二期投入使用,综合学科不断发展,手术种类逐渐增多,将加强对各专科手术麻醉的培训提升,积极申报国家麻醉住培基地资格。③规范进修、实习生带教,创西部骨科麻醉品牌,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进修、实习医生。
同时吴刚主任在汇报中指出了目前麻醉相关工作的不足以及缺陷,并对2024年的医教研工作规划予以展示。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脚下有风,眼里有光,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踔厉奋发,再接再厉,助力麻醉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樊珊护士长总结汇报护理工作
樊珊护士长汇报护理工作中介绍了手术室建设情况以及开科过程,肯定了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同时汇报了手术室运营情况以及护理亚专科小组建立情况、智慧手术室在信息化手术管理中的应用状况,并对2024年拟开展工作进行汇报。
术中影像科段永超主任致辞
手术麻醉部代表发言
会议最后邀请刘立平副院长对会议进行总结,刘院长在谈话中强调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建设成功是广大员工的工共同努力,新院区虽然建成,但是新入职员工仅有不到600人,而且西安市红会医院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医院,主要的工作压力集中在手术麻醉部。肯定了手术麻醉部一直以来对医院的贡献,同时提出对手术麻醉部临床、科研、教学领域新的期盼和要求。
刘立平副院长致辞
2023红会人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改革创新的力量从未减弱,努力和拼搏成为红会人最靓丽的底色。2024我们满怀信心、蓄势待发,坚定传承与创新,坚持价值观为引领。自觉扛起国家骨科区域医学中心的使命担当,向着陕西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目标任务奋勇前进,以奋斗之笔书写属于红会人新的华彩篇章!
2023
红会人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改革创新的力量从未减弱
努力和拼搏成为红会人最靓丽的底色
2024
我们满怀信心、蓄势待发
坚定传承与创新
坚持价值观为引领
自觉扛起
国家骨科区域医学中心的使命担当
向着陕西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的
目标任务奋勇前进
以奋斗之笔书写
属于红会人新的华彩篇章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手术麻醉部简介
手术麻醉部为我院省级重点临床科室,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骨科麻醉培训中心,区域麻醉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被评为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也是西安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三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麻醉科在骨科手术麻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承担全院择期以及危重病人的手术麻醉、急救与复苏、疼痛门诊、围术期管理等工作。目前共拥有医护人员238名,其中麻醉医生64名,包含博士3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39名;麻醉护士23名;手术室护士151名,拥有手术间54间。科室配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麻醉机和监护仪及抢救设备。拥有德国德尔格麻醉工作站、美国欧米达麻醉机、迈瑞麻醉机、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麻醉深度监测仪、肌松监测仪、飞利普和迈瑞监护仪、输血输液加温器、充气升温装置、麻醉机内部回路消毒机、血气分析仪,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除颤仪、微量注射泵等。
手术室配置有各专科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清洗消毒设备,如胸腹腔镜、椎间孔镜,天玑机器人导航系统,脊柱机器人mazor X、 S8导航 、天玑机器人、蔡司K400高清显微镜、53寸显示腹腔镜、智能药库系统、小C臂、大C臂、O臂等高端先进仪器设备,等离子电切仪,鼻内窥镜,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3D显微镜,钬激光治疗机及尿道镜,低温灭菌仪,超声刀等,为各类手术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023年年手术量46461余台次。
目前开展的临床技术有: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可视超声、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各年龄组病人麻醉;神经内分泌病例麻醉;重大手术病例麻醉;危重疑难病人麻醉;窒息氧合技术、视频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困难气道插管;动静脉有创监测技术,连续动态无创血压监测技术,脊柱侧弯全凭静脉麻醉、控制性低血压技术;TCI技术;肌松监测;麻醉深度监测;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血气监测;心肺脑复苏及血液回收治疗技术等。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