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诊间故事|手脚没力20年、肌肉萎缩难确诊 对症下药短短几天身体不再硬了

2023.05.28浏览量:

1.png

我们每天都要

频繁运用肌肉发力

如果失去手脚助力

丧失肌肉的支撑

难以想象日常如何生活

66岁的刘女士

忍受乏力的痛苦

长达20年


01

病例回顾

2.png

                                刘女士全身及双手症状                                                     肌电图检查结果



手足无力20年、肌肉萎缩难确诊

刘女士66岁,双手、双腿无力已20年,开始症状不明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4年前症状突然加重,她双手开始僵硬,握拳后很难松开,尤其早起、寒冷时双手僵硬感明显,后来逐渐出现全身肌肉萎缩乏力的症状。


刘女士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多次检查,但未能确诊病情,随着双手僵硬越来越明显,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吃饭咽东西都费力,因为走路不稳摔倒过多次。


慧眼识“病”对症下药 短短几天见效

1周前,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胡晓辉主任发现刘女士起病隐匿,除了四肢无力、全身肌肉萎缩,查体发现全身骨骼肌强直。胡晓辉主任根据丰富的从医经验进行定位定性分析后结合相关检查,最终诊断其患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明确病情后,胡晓辉主任为患者进行苯妥英钠(钠离子通道抑制剂)改善肌强直、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短短几天,刘女士双手握拳不能松开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肢体的僵硬感也比之前明显改善,神经内科的诊治效果得到患者认可。

3.png


肌无力、发病隐匿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常被忽略


4.jpg


02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是什么?

胡晓辉主任介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是以肌强直现象(主动或被动肌肉收缩后无法及时放松)和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为主要特点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类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是成年人较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该疾病除肌肉受影响外,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会影响全身的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脏、眼、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分为1型和2型。1型成年起病人是最常见肌营养不良类型,2型症状相对较轻比较罕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几乎累及了人体所有系统 ,临床特征多样复杂。以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为突出临床特点,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差很大,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03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表现?

5.jpg

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01肌强直症状

表现为肌肉用力收缩后不能正常地松开,遇冷的时候症状加重。主要影响手部动作、行走和进食,如用力握拳后不能立即将手伸直,需要重复多次才能放松,或用力闭眼后不能睁开,或开始咀嚼时不能张口等。并有“热身”现象,反复活动后,肌强直减轻。


02肌萎缩症状

肌肉萎缩从四肢远端肌肉开始逐渐向近端进展的萎缩,影响手部精细动作,造成垂足,继而累及头面部肌肉,尤其颞肌和咬肌萎缩最明显,患者面容瘦长,额骨隆起呈斧状脸。


03肌无力症状

表现为全身疲惫、乏力、四肢不灵活。常先累及手部和前臂肌肉,上肢抬举无力,累及小腿肌肉行走时费力,跨阔步态。


6.jpg

同时还存在眼部症状,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白内障。心脏症状,部分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常有受累,可伴有心慌、心悸,甚至晕厥现象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异常。严重时可造成猝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睡眠增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多见。内分泌症状,内分泌异常导致男性可伴有性欲低、生育能力差;女性伴有月经不规律、过早停经,甚至不孕;部分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糖耐量异常,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还有部分患者有脱发等症状。以及胃肠道症状,出现食欲降低、腹胀、便秘等现象,括约肌无力可出现大便失禁等症状。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般会通过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查等来确诊。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是多系统受累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目前缺乏根本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经过正规的治疗后,疾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因此,全面认识本病的临床症状,需要多系统的检查,防治漏诊误诊,以免延缓患者的诊治。


科室介绍

神经内科坚持“科教行医”战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开展新技术等各方面取得较快发展。多年的学科建设使科室积累丰富的疑难疾病诊治、危重病人抢救的实践经验,尤其在神经系统危重病人抢救、急性脑梗死溶栓、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等诊治方面积累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并不断开拓神经内科诊疗新业务、新技术,参与多种新药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工作,多次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由卫生部牵头的多中心研究课题。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