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红会这疫刻 | 互联网医院:“24小时值守” 你放心!

2023.01.09浏览量:


这次新冠感染大面积突袭带来的“鼎沸”的科室还有药剂科。西安市红会医院统一筹划,由药剂科李永生主任制定保障新冠用药的应急预案。针对百姓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药品紧缺的难题,李永生主任部署、加强药剂科保障新冠用药的保障工作。

但“出师不利”,很快科室成员陆续感染给药剂科的配药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我们科室达成共识,只要症状减轻,身上不难受就立即返岗。”也正是如此,药剂科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刻休息超过3日。


患者遇到的问题 我们也犯难了

大家买不到的药的时候,其实医院也在面对药品库存骤减。“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医务人员每天要跟药企打几十个电话,打到手机发烫自动关机,其实药企也面临很大困难,但是为了买来药,我们必须紧盯着每一个机会,哪怕多加一盒药,我们也尽力争取,尽力满足百姓的用药需求”。药剂科李永生描述着那个“捉襟见肘”的为难时刻。“紧俏的药品频频面临断货,集中采购也面临很大压力。但患者病情不能等啊!”李永生主任说到,为了有效缓和困境,除了备有西药,还提供有中成药,包括中药饮片、颗粒、清肺排毒汤等汤剂。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再难也要确保重点人群用药

面对疾病带来的未知恐惧,社会面出现了囤药或抢购现象。“其实很多市民不知道药品有严格的使用要求,有些药有时候并不适合自己和家人。”李永生主任说,“但不管怎样,我们也要尽力做好药品的精准投放来确保重点人群用药。”

为了确保每一盒药能切实解决患者当下的紧急问题,确保真正急需用药的患者“有药可用”,西安市红会医院发布了清热解毒类药物的购买倡导建议。建议门诊患者按需购买,同种类药,每位患者限购一盒。同时,为了应对老人、儿童、孕妇、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难题,李永生主任将婴幼儿主要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右旋布洛芬栓,孕妇主要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单独预留备份,以备患者紧急所需。


平台期后,大部分市民都进入“阳康”阶段,部分患者即使“阳康”,还会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来门诊或住院。而研判新冠感染后期用药走势,有效减轻线下就诊压力,解决患者用药困难,提前采购储备相应的药物,自制中草药清肺排毒汤,互联网医院远程药物保障和用药安全,药品配送,成了李永生主任接下来正在大力筹划的事情。


“您好!我昨天开始有症状了,今早测了抗原是阳性。今天嗓子有些疼,已经开始发热了。可以用什么药?”袁女士在自己有症状后通过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进行问诊。接诊医生根据她的症状,开了洛索洛芬钠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甘草口服液。当天快递员很快就把药送到了袁女士家。很多像袁女士这样的患者充分享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的便捷服务。


第一时间开设线上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

防疫“新十条”之后,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作为西安市属医院中首家获批互联网医院的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医院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开设了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为轻症患者提供线上就医诊疗,既避免了患者来院就诊的交叉性感染的风险,又通过线下药品及时配送服务,有效解决了居家轻症患者看病就医用药的需求。及时、专业、便捷、安全,实现了线上、线下就诊的分流,更大大减轻了医院线下门诊的压力。


半个月线上接诊超6000人

原本线上诊疗是医务人员在开展线下诊疗工作的同时,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订单回复,每单平均15分钟内回复。但是这个特殊时期,医生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是平时的几倍,即便如此,大家也克服困难,哪怕高热居家休息,也会第一时间回复患者。

“前段时间,新冠感染人数逐渐激增。线上问诊量越来越大,医院及时调整人员,除了呼吸科医生之外,还选调了有内科诊疗经验的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妇科医生安排上线,线上接诊医生比平时增加了近7倍,确保全天24小时接诊。”互联网医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轩介绍道,在线咨询问诊开处方后,药品可以配送或自取,大大方便了新冠患者就医。轻症患者感觉不舒服了,不用亲自跑医院,通过线上咨询专业的医生耐心解答,开具处方、开药,快递送药到家。最高峰时,一天线上接诊患者高达700多位。仅仅半月线上接诊超6000人。


确保特殊时期所有通道顺畅

这样昼夜连轴转工作通宵的紧张状态在前段时间是常态。互联网医院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是24小时在岗,每个人时刻处于极度紧张、高压的状态,药房常常忙碌到深夜,快递员每天凌晨还在等最后的送药订单,保障了线上就诊的流畅进行。

互联网医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足不出户咨询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复诊的患者,都可以通过线上找专业的三甲医院专家常规治疗,就可以得到科学的指导,节约了时间,经济便捷,也大大缓解了新冠感染患者的恐慌心理,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