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李晓利主任每天都满饱和的带着科室医护人员应对着激增的新冠感染病人也有快月余了。利用短暂的午餐时间,李主任诉了诉最近的“超载工作”。
“你稍等下,让我把这个重症病人的片子看完再看你的。”
“37床不太好!主任快来看看......”
“你今天好点了吗?明天能不能来单位,但不要勉强,根据身体决定......”
“超载工作”之住院病人多了一倍
门诊病人历史新高
“我其实也不知道我阳了没,病员激增根本顾不上检测。还好我没有发热,只是嗓子不舒服、乏力,我还抗的住!”其实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也在相继感染,而李主任因为“症状轻”一直坚守在岗。
其实每年入冬后,呼吸内科就是“紧俏科室”,但是再大的门诊量也不如最近这二十来天的门诊量大。最近大家的常态就是门诊、病房、其他科室会诊状态拉满。
“之前门诊一般也就60~70人,但是最近常态化都破了记录,近几日常常门诊上就接近百人次。”粗算下一个病人就诊平均需要5分钟,近百个病人就需要数十小时。而门诊上的医生也除去新冠病毒感染不得不休息的医生也就只有三、四位大夫,基本上都是带病在岗,加时工作,下了门诊又转病房,一刻不停歇。
“超载工作”之门诊病人来者不拒
住院的病人应收尽收
“不收咋办啊!我不收他,出了医院可能他就没了。”李主任要求科室对待门诊病人来者不拒,尽量不限号,而需要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克服困难也要收治。
85岁的张大爷在一周前被家属送到门诊。“他来的时候意识都已经很模糊了,我赶紧拿出指夹血氧仪测了下,不到80。”李主任快速向家属了解张大爷既往病史。“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好,BMI超重,白肺。”这每一个指标都可以分分钟让病人因新冠感染没了。
“不管床位多紧张,只要病重都得收。”呼吸内科住院部立即开始调整病床,给张大爷快速腾出了一张床位。“按病人的情况,我们是需要插管治疗的,但家属意愿是不想让病人多受罪,我们就采用无创呼吸机、抗凝、抗病毒等治疗。”好在所有人的付出使张大爷战胜了新冠感染。
在红会医院呼吸内科幸运的不仅仅是张大爷一人。“我们科室最近更多的都是年龄80、90的老人,目前恢复都还是稳定的。”李主任专门提到,新冠对老年人是不友好的,但是大部分老人还是在及时有效的治疗中挺过来了。
“超载工作”之最后一个阳
却是病最重的一个
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在这个时期也先后阳了。“我那天在门诊看李娜就不太对,她是科室最后一个阳的,也是病的最重的一个。休了2天返岗继续门诊,上到第三天的时候我那天看她就不对劲了。”李主任讲的就是让她揪心一刻的比病人还严重的门诊“小医生”李娜。李娜带病上门诊的第三天突然又开始高热,憋气,上肢出现了痉挛,正在就诊的病人也发现了端倪。李主任立即让李娜住院进一步检查,果不其然李娜各项指标也不好,肺部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好在接受了近一周的治疗李娜病情好转了,也第一时间跟李主任沟通要求返岗坐诊减少科室目前的“非战斗减员”。
“超载工作”之也感谢病人的互相理解
一进到呼吸科随处可见简易竹板床。患者要应收尽收,加床不可避免。“这个事情特别感谢患者的理解,我们调整救治策略,病人症状一减轻,我们就简化治疗。把相对轻症的病人挪到加床,把病床留给危重症患者。”李主任提到,“有时候我们给加床病人说你的症状可控制比较稳定,所以即使旁边床空出来我也不能给你啊!病人都表示很理解。我们也很欣慰。”
呼吸内科梁晓芳大夫门诊接诊时,一位病人看到梁晓芳比自己病情还重,交流之后梁晓芳和病人互加了微信并指导病人在家如何用药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康复后发来了一段自己写的诗表示感谢。
李主任健康小提醒
新冠感染后,即使肺部有少量渗出也不要过度紧张,可以来门诊咨询对症用药,或者选择在便民门诊挂号拍CT片带到社区医院或一级医院供医生参考提供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但大家不要恐慌,更不要盲目频繁做CT,因为CT检查属于放射检验,频繁做对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院内新闻
义诊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脊柱健康日”义诊活动
2025-05-16服务基层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健康中国基层行”义诊活动
2025-05-16幽门螺旋杆菌——胃里的“隐形杀手”
2025-05-16反酸烧心,竟查出食管早癌!ESD微创技术助力患者重获健康
2025-05-16专病专治丨胃食管反流专病门诊:精准、规范、全方位的诊疗与管理服务
2025-05-16智引医航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机器人辅助治疗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