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红会这疫刻 | 重症监护病区:“全院集结不示弱” 无人退!

2023.01.09浏览量:


“高淅,你下班先别走,给你有一个新的工作安排。”12月16日早上一通电话让刚刚下夜班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淅至今都没有回过家。

高淅的新任务——组建重症监护病区。高淅面对这个重任来不及迟疑,因为大批的新冠感染患者已经“临门”。呼吸内科已然饱和,轻型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人也被其他内科收治,但急诊仍然有大批的轻型、危重病人等收治,重症监护病区就是一个枢纽科室一刻也不能等待。“这也是我第一次肩负管理工作。”高淅介绍道,重症监护病区的诞生的意义就是要把急诊的新冠感染病人综合评估,将重症的转ICU,轻型和危重的接过来,快速分解急诊压力。


“半天”可以做什么?

“12月16日下午,仅用胸部外科挪了一层病区给我们。他们那边挪病人,我们这边立即收病人。第一天我们就收数十例。”随后医院很快作出部署,为了扩增重症监护病区,足踝外科也开始腾病区出来,又是一个半天。

重症监护病区76张床位根据急危重症抢救的最佳位置摆放,并且第一时间就饱和了。“即便76张床也不能满足当下患者的就诊需求,我又赶紧和医院沟通。”没错!又是一个半天,此前的隔离病区也全面编入重症监护病区。“其实更让我们感受到强大支撑是为了配合重症监护病区组建,医院把为北院区采购的全新监护设备全部调过来。”而这个响应到落实的过程也是半天。其实这几个“半天”就发生在两天内。


虽然不太熟悉 可我们信念一致

对于这次“临危受命”,高淅觉得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救治,尤其是重症监护救治将就的是团队默契。”高淅说,我们这支迅速组建的66人医护团队来自医院各个科室,“虽然是同事,但是大多不认识或者不熟悉。”

“可是我们就像天选团队一样,没有磨合期。大家迅速按要求找到自己的岗位,一边认真学习之前陌生的诊疗单元,一边主动承担更多的救治工作。”高淅说到此刻显得十分澎湃,“虽然我们这个团队是新的,但是大家配合起来默契度还是很高的,都是先想着怎样把病人治好。”靠着这个共同的信念。82张床的重症监护病区虽饱和却有序。


对于我们 他们是信任的

“我母亲她体重大,趴着实在是不舒服。能不能不趴着。”患者家属刘女士和高淅商量着,“不行,你这个监护器,你母亲的血氧都不到90,还是很危险的。你看隔壁床已经坚持几天俯卧位了,血氧都维持在96以上了。”这些频繁的沟通是高淅过去在ICU里不常有的工作。“虽然沟通成本增多了,但是患者和家属最终都选择信任我们,随着依从性增加了,病情也得到了好转,病情好转了,信任度就会更加高。”

随着重症监护病区的成立,这个“中转站”既接收病人,也流转病人;既参与轻型病人救治也开展重症病人抢救。大大的分担了各科室新冠感染病人的收治压力。“目前病区运转一切有序进行中,最感激的就是团队中的每一位坚守的医护人员,无条件,无保留,无人退。”高淅带着内心的感激、感动希望来日一切归于平静时可以真正的道一声感谢。


高主任健康小提醒

希望所有新冠感染的患者重视俯卧位。

当患者存在新冠感染时,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呼吸急促、呼吸窘迫、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而当患者趴着睡时,能够减少对肺泡产生的压力,可提高机体的血氧饱和度,以及促进痰液的排出,保证肺部的通气,从而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康复。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