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首席专家、脊柱病医院院长郝定均及脊柱病医院颈椎病区主任孙宏慧的指导下,王彪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治疗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据了解,王彪副主任医师团队在2021年已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新型经皮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治疗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该项技术由医院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
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3个月前不慎摔伤后,出现了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在当地医院进行保守治疗后,疼痛仍未缓解,于是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就诊。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患有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年,并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出现骨质疏松症,在受到轻微外伤后出现了椎体塌陷骨折。完善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患者为胸12椎体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对于开放性的复位手术,合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开放性手术具有更大的创伤和伤口,给患者会带来更大的术后感染风险,所以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似乎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脊柱病医院郝定均院长提出了一种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可以更好地将骨水泥和周围骨组织相连接,以避免骨水泥在手术中或手术后移位。其关键技术是骨水泥桥接螺钉插入椎内真空裂隙后,骨水泥会通过螺钉前端的侧孔缓慢释放,在注射过程中完全充满椎内真空裂隙,并趋于将骨水泥和螺钉融合为一体,同时螺钉保持在椎体内。因此,骨水泥桥接螺钉起到“桥梁”的作用,将骨水泥与周围的骨组织相连接,甚至使其连接到椎弓根,这个椎体最坚硬的部分,这加强了连接,而且螺钉也不太可能发生松动或移位。
此外,螺钉的无尾部设计允许骨水泥桥接螺钉完全位于骨结构中,这不太可能在活动期间磨损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同时充当桥梁作用连接骨水泥和椎体。更好的骨水泥稳定性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复位效果和长期的稳定性,避免了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术后感染和远期并发症发生。
在郝定均院长及孙宏慧主任的指导下,王彪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了双枚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完成了骨折治疗,缓解了患者疼痛及活动不便,手术圆满完成。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的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第二天便在腰背部支具保护下逐渐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
该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是由脊柱病医院郝定均院长团队提出并设计的一种新型内植物,医院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其创新点及优点在于:
1、基于分析的骨水泥移位原因,医院创新性地将骨水泥桥接螺钉靶向置入椎内真空裂隙处后,在注射骨水泥时,骨水泥将通过螺钉前端的侧孔缓慢释放并彻底填充椎内真空裂隙,骨水泥与螺钉连接为一体,同时螺钉又位于椎体内;这样骨水泥桥接螺钉作为“桥梁”将骨水泥与周围骨组织链接在一起,甚至连接了椎弓根这处骨质最坚强的部分,使得二者链接的更为紧密,同时螺钉也不易出现松动、移位。这既是本螺钉的最重要的创新点。
2、创新性地对螺钉系统进行无钉尾化设计,使得骨水泥桥接螺钉完全位于骨质结构内,在起到桥梁作用的同时,患者活动时不会对患者肌肉等软组织产生磨损。
3、巧妙地设计了骨水泥桥接螺钉与推注骨水泥器的链接装置,使得骨水泥能够顺利地分布在病椎椎内真空裂隙处并与正常骨质相连接。
由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症状性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相关疾患的人群将不断增加,这为我国相应医疗支出增加了巨大的负担。该新型骨水泥桥接螺钉系统费用也相对低廉,降低我国相应医疗支出负担。同时,将为广大患者给予更佳的临床治疗方法,避免了以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使得这类疾病的治疗更为微创、精准、安全。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助力“浮针祛痛 科技暖心”公益活动圆满举办
2025-04-28我们的节日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我们的节日五一 “爱菊健康行” 职工活动
2025-04-28体医融合丨西安市红会医院为"人才踏春欢乐跑"活动构筑健康防线
2025-04-28惠民活动 |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预防接种女性HPV疫苗减免惠民项目
2025-04-28创新疗法丨新型靶向疗法为免疫介导周围神经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4-28勇于创新丨双重“混合手术”巧解颈部脊髓损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