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因生意繁忙、饮食不规律,常年多地奔波,日积月累遗留下了老胃病。在一次健康体检中进行胃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约5cm可见大小约0.4*0.5cm扁平黏膜隆起。内镜诊断:直肠NET疑似。超声肠镜提示:隆起处黏膜肌层与黏膜下层增厚交织,呈高低混合回声、低回声为主,与固有肌层分界清,横截面大小约4.4*2.2mm。内镜诊断:直肠隆起性病变,为黏膜下病变,NET可能。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以前被称为类癌,直肠是NET最常见的部位之一。直肠NET通常较小,直径在5mm-10mm以下,也可以见到大于50mm的直肠 NET。小的直肠NET通常是圆的,颜色发黄、无蒂;也可以是小的扁平隆起样外观,质地较硬,表面黏膜完整光滑。当直径变大或者表面溃疡或糜烂时有恶变可能。直肠NET的恶性潜 能与大小和组织病理学密切相关。当肿瘤直径小于10mm时,大多是良性的。但是,10mm- 20mm大小的直肠NET有10-15%的转移风险,大于20mm直肠NETs转移的风险可达到60- 80%。
吴先生的直肠病变可行内镜下治疗,慕名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消化内科韩霜主任、施育鹏副主任分析病情,因病变来自于粘膜下,考虑EMR切除可能有残留后,决定行ESD切除病变。施育鹏副主任为吴先生经行内镜治疗,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现在已恢复出院。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消化道肿瘤占据“半壁江山”,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很多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早期诊断对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消化内镜不仅是早期发现、诊断消化道癌最准确的方法,且随着微创切除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微创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使得消化道早期癌的治愈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通过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癌前病变及其他良性肿瘤。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等方法,确定局限在黏膜层,以及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层的肿瘤,可以通过ESD切除达到外科同样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外科手术其创伤小、费用低,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院内新闻
活动预告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将开展世界狼疮日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2025-05-07防治哮喘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
2025-05-07健康科普丨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为何总“结伴而来”?
2025-05-07快速康复丨30分钟胆管无创取石!ERCP技术微创“拆弹”
2025-05-07专病专治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病门诊:消灭胃病“刺客”
2025-05-06咬合危机丨张嘴困难、关节“咔咔”响?可能是这种常见口腔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