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 后勤保障 >正文

医疗安全的坚强保障   铅衣下的生命守护

2014.12.15浏览量:

在医院醒目的墙壁上,张贴着无数的表扬信;在临床科室的办公区域,悬挂着诸如“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等匾额或锦旗。在患者及家属的眼里,他们的主管医生是生命的依托,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是离不开医生的辛勤工作,因此,写感谢信送锦旗也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然而,在复杂的医疗环节中,还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辛勤付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患者的生命多一层保护,为手术保驾护航。她——红会医院介入室黄燕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介入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创建之初,在我院一度不为广大医务人员所了解。为了让大家认识介入,了解介入学科,黄主任举办院内讲座,给每一个科室都散发宣传资料,并且亲自深入临床一线科室,向医生讲解介入相关诊断与治疗。

她对工作满腔热情,以病人的利益为重,想病人所想,对患者怀着高度的责任心。由于我院是骨科医院,创伤患者较多,因此,需要外周血管的诊断和治疗的急诊较多。经常是刚到家,电话响了,就匆匆返回医院;解下围裙,端上碗,就接到急会诊;三更半夜,睡得正香,电话铃又响了。

记得4月份的一天凌晨,黄主任被请去急会诊。患者是位50多岁的中年男性,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患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呈休克状态,已建立两路静脉通路进行抗休克治疗,但血压却维持在较低水平。黄主任经过仔细分析,制定了周密计划,黄主任迅速开展手术。几十斤重的铅衣,披在她消瘦的身上。刷手,铺巾,穿刺,造影,手术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动脉造影显示:髂内动脉出血,黄主任即用弹簧圈给予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数分钟后,再次造影,髂内动脉已大部分闭塞。出血止住了,患者的血压逐步回升,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也趋于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所有的人都长长的舒了口气。黄主任脱掉手术衣,摘去铅围脖,卸下铅衣时,头发像刚洗一样,绿色的洗手衣则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患者送去ICU继续治疗,黄主任疲惫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次日回访患者,生命体征均好,已转回病区,准备手术。此种救急治疗不胜枚举。

还记得骨显微的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也是因交通事故致右下肢血管神经损伤,主管医生在给他进行了血管移植手术,回病区后发现右下肢皮温较对侧低,皮色苍白,足背动脉不易触及。黄主任会诊后,给患者进行右下肢动脉造影,造影显示腘动脉有血栓形成。黄主任即给予动脉内置溶栓导管灌注治疗,并制定个性化的溶栓方案。次日回访,患者的右下肢皮温皮色趋向正常,足背动脉可触及。三日后复查,右下肢动脉显影良好。主管医生感叹:如果不是黄主任及时置管溶栓,患者就要急诊行血管探查,手术创伤大,而且有截肢的风险。在黄主任不断努力下,临床医生逐渐了解与实践中,她的外周血管诊断和治疗得到了相关科室医生的认可与好评。

介入室成立两年来,我院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从无到有,数量从每月十余例到现在三十余例,手术种类从最初的动脉造影到现在的动脉内药物灌注、溶栓与栓塞,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与取出,外周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等等。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无不饱含着黄主任的心血与辛勤付出。她放弃了每年30天的放射假及节假日,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从不懈怠。一心在工作上,一心服务于患者,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保驾护航的大梁。多少患者,因为她参与治疗,将手术中肺栓塞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有多少名患者,因为她参与治疗,保全了肢体,避免了再次高风险高费用的手术;又有多少名患者,因为她参与治疗,有效地止血,使生命转危为安,有了进一步治疗的可能。

她就是这样在舞台的幕后做着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者,是患者生命的守护人,是医疗质量安全的保障者。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