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知乎西安】耳道预警丨西安连阴雨致霉菌肆虐 警惕耳道里的 「隐形蘑菇」

2025.10.30浏览量:
  1. 872438b6e622df5e60b67aaeaf5ab55d.png

近日,西安阴雨连绵,不少市民发现城墙角、窗台冒出霉斑,路边草丛里窜出小蘑菇。西安市红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诊室里,因耳痒、耳闷就诊的患者也明显增多——这些看似无关的现象,实则指向同一元凶:潮湿环境滋生的真菌。当外界霉菌浓度升高时,外耳道这个温暖隐蔽的「小环境」,很容易成为真菌的「第二殖民地」,引发真菌性外耳道炎。

郭先生因耳痛耳闷耳痒伴轻微耳溢液,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整形修复科就诊,经耳纤维内镜查,可见耳道深处及鼓膜表面有分泌物附着,表面见白色菌丝样物,耳道深部皮肤充血,鼓膜标志不清。

门诊李莹主任医师讲到,严重的患者耳道内会有栓状干酪样分泌物或乳白色粉末样分泌物,需清除耳道内部真菌团块和分泌物,随后为患者开具抗真菌滴耳,嘱咐患者保持耳道干燥,遵医嘱用药后定期复查。

为什么雨天耳道更易 「发霉」?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真菌侵入耳道或在耳道内繁殖引发的炎性病变。西安连日降雨导致空气湿度居高不下,为真菌繁殖创造了完美条件,而以下习惯会让耳道风险翻倍:

01 耳道成「积水潭」:雨天撑伞、穿雨衣时耳道易进水,若未及时擦干,水分滞留会改变耳道酸碱值,让真菌像墙角霉斑一样快速滋生。

02 掏耳破坏 「防护盾」:潮湿天气耳道易发痒,频繁用棉签、挖耳勺掏耳会划伤皮肤,破坏耳屎形成的天然抗菌屏障,给真菌入侵打开缺口。

03 共用物品交叉感染:雨天共用雨伞、耳机时,若物品沾染霉菌,可能通过接触传播至耳道;采耳店未消毒的工具更是真菌传播的「重灾区」。

04 免疫力 「亮红灯」:长期熬夜、患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抵抗力下降时,即使环境霉菌浓度不高,也易引发感染。

耳道「发霉」的 5 个信号,别误当「耳屎堵了」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与普通耳病易混淆,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

奇痒难忍:尤其夜间加重,让人忍不住想掏耳,这是真菌刺激耳道皮肤的典型信号。

耳内闷堵:感觉像塞了棉花,听力轻微下降,实则是真菌团块堵塞耳道所致。

分泌物异常:耳道流出灰白色、灰黑色霉样分泌物,有时带绒毛状,类似墙角的霉菌斑。

轻微疼痛:咀嚼或触碰耳朵时加重,若合并细菌感染会痛感加剧。

耳鸣不适:少数人会出现持续嗡嗡声,与真菌刺激鼓膜有关。

需注意的是,它与细菌性外耳道炎不同:前者以「痒」为主,分泌物呈霉样;后者疼痛剧烈,分泌物多为脓性,需通过分泌物涂片检查鉴别。

医生支招:雨天护耳的「干湿法则」

01 预防:守住「干燥防线」

及时擦干耳道:洗澡、淋雨或洗头后,将头偏向一侧轻拉耳廓,让水自然流出,再用干毛巾轻擦耳道口;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距耳朵 30 厘米外吹干,避免热风烫伤。

管住手不掏耳:耳屎是天然 「护耳霜」,能阻挡真菌入侵,日常只需清洁耳郭即可。若耳痒难忍,可轻按耳屏或就医处理。

物品专人专用:耳机、耳塞等贴身物品定期用酒精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雨天减少去采耳店的频率,确需采耳务必确认工具灭菌达标。

调节室内湿度:使用除湿机降低室内湿度,及时清理墙角霉斑,从源头减少真菌浓度。

02 治疗:别自行用药,规范处理是关键

若出现疑似症状,需遵循「清洁 + 用药 + 复查」三步法:

专业清理耳道:医生会用吸引器等工具清除耳道内的真菌团块和分泌物,这是治疗的核心步骤,在家自行处理易损伤鼓膜。

精准抗真菌治疗:局部使用克霉氟康等抗真菌滴耳液,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等药物,务必遵医嘱用药。

坚持足疗程治疗:症状缓解后需继续用药 2 - 4 周,擅自停药易导致复发,复查时医生会通过真菌培养确认感染是否清除。

西安的雨季终将过去,但护耳的意识需时刻在线。潮湿天气里,守住「耳道干燥」这道防线,管住掏耳的手,就能让真菌无处藏身。若耳朵出现持续痒、闷、流脓等症状,别硬扛,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才能让耳朵远离「发霉」的烦恼。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