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健康科普丨你真的是瘢痕体质吗?

2025.10.29浏览量:

患者小李,33岁,因颈部黑色素痣瘙痒就诊。医生发现其痣色素不均、直径超过1cm,且位于易摩擦部位,建议切除。小李表示自己是瘢痕体质,曾因剖腹产留有严重瘢痕,担心术后留疤。医生解释瘢痕体质无法准确检测,主要依据病史判断,并建议术中减张缝合、术后使用抗瘢痕药物及激光治疗等措施降低风险。小李最终接受手术,术后未出现增生性瘢痕,认为自己并非瘢痕体质。


01
皮肤界的“装修狂魔”:瘢痕体质是啥?


你是否会在蚊子叮咬后会留下永久的红肿“小山丘”?

打耳洞后你是否收获了肉肉“耳坠”?

很多人都误以为皮肤受伤留疤就是瘢痕体质,而真正的瘢痕体质并没有那么常见,皮肤的真皮网状层受损后愈合时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瘢痕体质是指某些人在皮肤损伤后,皮肤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容易形成瘢痕疙瘩的一种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在受伤后,即使是轻微的划伤或蚊虫叮咬,也可能导致瘢痕过度增生。



想象一下,假如你的皮肤是个装修队——平时伤口愈合就像贴瓷砖、刷墙面,利利索索恢复原样。但瘢痕体质的皮肤,是个“装修狂魔”:


普通装修:小伤口愈合后,皮肤光滑如初,就像墙壁上出现了污渍,涂上乳胶漆就能让它焕然一新。


狂魔模式:稍微磕碰一下,皮肤就开启“疯狂加班”模式,胶原纤维异常增生就怕补不齐这个创口,就像给轻微破损的墙面重新砌上砖头、糊上水泥,最后发现多做的这些工作并不能使墙面恢复如初,反而十分醒目!

✅ 判断秘诀:家族史、轻微损伤后出现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您和家里某些成员在轻微损伤的伤口愈合后,瘢痕常常超出原有范围并呈蟹足样外观,同时可能伴有痒痛等症状!(尤其是发生在耳垂等十分柔软、张力很小的部位),这时候就要警惕自己是否真的是瘢痕体质啦!


02
瘢痕体质的“生存指南”:


1. 防御第一关:别让皮肤受伤!

高危活动拉黑清单:

运动戴护膝(膝盖撞出“勋章”可不好看)。

纹身?打耳洞?先问问医生:“我能冒险吗?”

急救小贴士:伤口流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贴上无菌敷贴并坚持换药,尽量避免炎症累及更深、更大范围。


2. 及时采取预防瘢痕的措施:  

硅酮凝胶类外用药:避免胶原纤维异常增生。

减张贴:手术后及时使用减张贴,避免局部张力过大导致瘢痕增生。 


3. 发现后及时治疗:

点阵激光:打断粗大的胶原纤维,刺激其重新排列。

染料激光:封闭血管,阻断瘢痕的营养来源。

药物治疗: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缓解症状,但需多次注射。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破坏成纤维细胞,与手术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03
手术?瘢痕体质的“绝地求生”攻略


“医生,我瘢痕体质,能做手术吗?”

——答案不是“不能”,而是“带好装备再出战”!


术前准备:虽说瘢痕体质需要尽量避免外伤,但瘢痕的好发部位通常为胸部、肩部、耳垂、上背部及关节处等部位,像面部尤其是眼周、唇部等部位并不容易产生瘢痕,千万不要因噎废食,轻信自己是瘢痕体质就拒绝一切手术,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医生进行评估是否真·瘢痕体质(别自己吓自己!)


设计“微创手术方案”:比如用内缝线、超减张缝合,最大程度减少张力,避免瘢痕过度增生。


术后防护三件套:

放疗护体:术后及时放疗,提前破坏瘢痕的原料加工厂。

祛疤药物+减张贴:给“皮肤装修队”提前交代,不许过度施工!


定期治疗:定期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已经长出瘢痕的部位及时请外援“工程师”拆除多余的砖墙,帮助皮肤更好的排列胶原纤维!

结语:瘢痕体质不是“缺陷”,而是皮肤在用独特方式说:“嘿,我修复得很努力!”记住:每一次伤口都是皮肤写给你的情书(虽然字迹潦草)。科学护理+积极心态=把“疤痕刺客”变成“个性纹章”。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