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中华医学会第三十三次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启幕。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办,以“智慧影领 协同创新”为主题,涵盖了学术交流、新技术展示、科研成果汇报等多个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以及泰国、韩国、日本3000余位影像技术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参与。
西安市红会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术中影像科团队在大会中取得了突破成绩,共投稿收录23篇,其中大会发言7篇,电子壁报3篇。内容涉及临床实践总结与创新研究,影像技术应用优化措施、影像质控提升方案、新技术临床转化等多个关键领域,精彩的发言与丰硕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
技师长焦帆在《CT检查技术临床应用》专场,题为《CBCT导航联合骨科机器人辅助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的精准性》中,详细介绍了CBCT锥形束扫描的工作原理与断层重建图像在临床高端智能医疗辅助设备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技师姬星宇在《数字X线技术前言》专场,题为《C - Arm 基于骶骨角度个体化测量技术在骨盆术中透视中的创新》的分享中,通过C型臂X线成像的骶骨角度个体化测量技术,引导C型臂获取标准骨盆入口位投射角度,提高临床手术工作效率。
技师许广阳在《外周及心血管介入(一)》专场,题为《数字减影DynaCT联合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肝癌超选择性栓塞中的应用》的分享中,结合6s DCT快速扫描,联合血管容积成像、CT增强、多参数MRI等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提高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精准性。
技师王鑫在《儿童DR成像技术及其他》专场,进行了题为《C - Arm X线摄影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治疗儿童骨垢阻滞生长调控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借助C-arm X线数字点片快速成像优势,给予骨科机器人提供高质量的手术规划X线影像,保护儿童患者骺线损伤,降低手术辐射剂量,提高儿童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技师郝流利在《医学影像学与PACS》 专场,题为《介入手术室影像信息平台规划与数据资源共享的实践与创新》的分享中,聚焦介入手术室数字化建设,通过优化物理空间布局、搭建高效影像信息平台及构建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破解信息孤岛等行业痛点,实现临床关键指标显著提升,为同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技师田伟在《骨关节及其他AI》专场,进行题为《机器人影像导航追踪技术在辅助寰枢椎内固定手术中的创新与应用》的报告。导航、机器人精准化治疗是人工智能AI与个性化诊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追踪技术、配准技术、影像技术的多维度介绍,结合骨关节手术AI辅助实践创新与总结,做了全面的汇报。
技师冯异凡在《骨密度影像技术》专场,进行了题为《BMD的T值对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中优化DSA成像的影响》。明确骨密度(BMD)测量的T值对优化DSA图像质量的指导价值,通过分层优化DSA成像参数,解决低T值患者的显影难题提升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西安市红会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术中影像科秉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学科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新应用、新方向。此次国家级学术会议取得的优异成绩,既是对过往工作与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是促进学科不断发展的有效动力。与此同时,将积极吸纳行业前沿经验,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的融合,不断提升术中影像学科的影响力。
院内新闻
爱眼护眼 | 总觉得眼睛干?早检查才能早安心!
2025-10-20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领导接待日公告(10.23)
2025-10-20健康惠民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内分泌代谢科正式开诊并将开展系列义诊活动
2025-10-20再创佳绩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第33届CSIT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
2025-10-20专业精进|西安市红会医院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
2025-10-20安全筑防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开展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