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以来,西安持续被阴雨天气笼罩,气温骤降且空气湿度居高不下,让不少市民身体感觉不适,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患者而言,更是一场“考验”。近期,西安市红会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量显著上升,多位患者反映,即便此前病情控制稳定,仍出现关节发凉、僵硬、疼痛加剧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因疼痛影响了日常行走与睡眠。
专家解析阴雨天致病原因
“从临床检查来看,这些患者的炎症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异常,病情处于平稳状态,但主观不适感确实存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西超解释,风湿病患者的关节对温度、湿度变化极为敏感,寒冷会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进而加重炎症因子堆积,引发疼痛;潮湿环境则会影响机体代谢,降低局部组织抵抗力,双重作用下,患者的不适感自然会加剧。此外,天气变化还可能间接影响机体免疫状态,部分患者因抵抗力下降,易诱发感冒、呼吸道感染等问题,而感染又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症状的重要因素,形成“不适循环”。
科学应对可平稳度过湿冷期
为帮助风湿病患者科学应对阴雨天气,平稳控制病情,记者采访杨西超为大家梳理出一套健康指南,从细节处为患者筑牢健康防线,撑起阴雨天的“健康保护伞”。
在外部御寒层面,杨西超建议患者优先做好关节重点部位防护,膝盖、肘部、手腕、脚踝等易受凉的关节,可穿戴专业护具,既能保暖又能为关节提供支撑,减少活动时的磨损;衣物选择上,以保暖性强、透气性好的材质为主,避免穿着化纤等易吸潮的衣物,若出汗后需及时更换,防止湿衣贴肤加重寒冷刺激。“寒从脚起”,足部保暖同样不可忽视,患者需穿戴厚实、透气的鞋袜,每晚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缓解全身寒意。
针对阴雨天气室内湿度超标的问题,杨西超建议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将室内湿度严格控制在40%-60%;室温则建议维持在18-22℃,可通过空调、暖风机、电热毯等设备调节,但需注意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内部调理则聚焦“由内而外增强抗病能力”,饮食与运动是两大核心。饮食方面,患者可适量摄入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功效的温性食物,如生姜、大蒜、葱段、花椒等调味品,搭配羊肉、牛肉、鸡肉等温补食材,既能暖身又能补充蛋白质,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可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每周食用2-3次,有助于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症。需注意的是,患者应避免食用海鲜(如螃蟹、贝类)、油腻食物、过甜零食等“发物”以及生冷寒凉食物,防止加重关节不适。
阴雨天气不建议患者在室外运动,但若长期不活动,会导致关节僵硬加剧,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建议患者选择室内和缓运动,如关节伸展操、太极拳、瑜伽、原地踏步等,运动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前提,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每次运动20-30分钟,达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例如,关节伸展操可针对手指、手腕、膝盖等部位进行屈伸练习,每个动作保持10-15秒,重复5-8组,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维持关节灵活度,避免肌肉萎缩。
部分患者因关节疼痛加重,会自行增加止痛药或激素剂量,这种做法存在极大风险,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甚至掩盖真实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及时联系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变化,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辅助护理则能有效缓解即时不适,热敷与温水疗法是简单有效的手段。患者可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艾灸贴热敷疼痛关节,温度控制在50-60℃,每次热敷15-20分钟,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防止烫伤;若条件允许,可在温水中加入生姜片或艾叶,泡澡或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既能驱散体内寒湿,又能放松肌肉,缓解关节僵硬。
“风湿病的治疗与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天气变化带来的不适,更需要患者做好细致的自我管理。”杨西超表示,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患者在阴雨天气中减少不适,维持病情稳定。面对持续阴雨,只要科学防护、规范调理,就能平稳度过这段湿冷期。
院内新闻
健康警报丨突发胸闷心慌濒死感 竟是急性焦虑在作祟
2025-11-04义诊活动 | 西安红会医院专家赴周至县南大坪村进行重阳义诊
2025-11-04卷土重来 | 大龄患者垂体瘤复发 神经外科医生精准 “拆弹”
2025-11-04攻克难题 | 西安市红会医院成功为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的介入手术
2025-11-04前沿聚焦|西安市红会医院受邀赴新加坡国际会议
2025-11-04质控先行丨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