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前方客户端】百岁老人骨折并非只能“躺平” 多学科协作微创置换关节

2025.10.16浏览量:

507ac7568211adb6ad8c90b76304d593.png

“没想到我这把年纪摔断了腿,还能重新站起来!”近日,一位101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人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院综合病区、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成功接受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在医护人员辅助下站立行走,打破了“超高龄骨折只能保守治疗”的传统认知。

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高龄老人来说十分凶险,这类患者大多伴有骨质疏松,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很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血栓等致命并发症。即便做内固定手术,也难实现尽早下床活动。

对这位101岁的老人来说,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最优选择,但手术本身堪称“刀尖上的挑战”:老人器官功能衰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度极低,骨骼质量像“鸡蛋壳”一样脆弱,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后果。

“必须用极致微创、极致快速、极致安全的方案,多学科协作是唯一出路。”关节病院综合病区郝林杰副主任医师的话,促成团队达成共识。手术前,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团队通过心脏超声、冠脉CTA等检查摸清老人心脏“底细”,再用药物把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到手术最佳状态。

麻醉环节则是“术中生命线”,医院手术麻醉团队选择椎管内麻醉复合轻度镇静的方式,既能保证手术无痛,又最大程度减少对老人心肺功能和意识的影响。术中,麻醉医生紧盯着监护仪上的每一组数据,实时调整用药,让老人的生命体征始终平稳。

真正的“攻坚时刻”由关节病院综合病区团队完成。他们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技术,顺着神经肌肉间隙操作,不损伤任何重要肌肉,仅开了一个7厘米的小口,用30分钟就完成手术,全程出血仅80毫升。这样的微创“闪电战”,把手术对老人身体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更贴心的是,术后老人没有体位限制,不用担心关节脱位,当天就能翻身、坐起,恢复速度远超预期。

该院关节病院综合病区主任李辉说,这次手术的成功,正是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生动体现,不再是单一科室“单打独斗”,而是整合心内科、麻醉科、骨科等顶尖资源,实现“1+1>2”的效果,让曾经的“手术禁区”变成了“生命通道”。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