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西安新闻网】九成肾病不可逆 但注意这些信号 改掉这些习惯能改写“肾”命

2025.10.15浏览量:

4.png

你可能不知道,在我国,肾病患者中超过90%都是慢性且不可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坐以待毙”——早一点发现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改掉那些悄悄伤肾的习惯,就能改写“肾”命。近日,记者采访西安市红会医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治医生胡晋平,针对大众关心的肾病防治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从早期信号、检查建议到后期治疗,为市民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导。

早期干预可延长“非透析期”

胡晋平介绍,肾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肾小球肾炎或急进性肾病若能抓住有效治疗时间,病情多可控制甚至稳定;但临床中,超过90%的患者为慢性肾病,多由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引发的肾脏并发症发展而来,“这类慢性肾病从根本上无法根治,原发疾病及后续器官损害也难以逆转。”

不过,早期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意义重大。“若不干预,部分患者可能5-6年就需进入透析阶段,但通过早期干预和危险因素管控,可将这一周期拉长至10年甚至20年,最大限度延长患者非透析时间,提高生存质量。”胡晋平强调,慢性肾病的治疗目标并非根治,而是学会与疾病共生,通过科学管理让其对身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些日常习惯可能加速肾病进展

除了疾病本身的进展,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会让本可干预的肾病走向不可逆,胡晋平列举了几类常见危险因素。

一些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若未管好血压、血糖、血脂,会持续加重肾脏负担;高尿酸、肥胖人群也需警惕,肥胖相关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均是常见的慢性肾病类型。

也有些市民经常自行购买非处方抗生素、长期服用止疼药,包括不明成分的“偏方药”,这些都是肾脏的“隐形杀手”。胡晋平说,许多抗生素有明确肾毒性,而部分复方止疼药剂量超标,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肾间质病变。

另外,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肾功能出问题。比如,长期憋尿易引发尿管梗阻、泌尿系统压力过高,影响肾功能;长期熬夜让器官无法充分休息,身体超负荷运转;高油高盐饮食同样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这些信号提示肾病可能

“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定期体检和观察身体信号至关重要。”胡晋平提醒,体检时切勿只关注抽血检查,尿常规是识别肾病早期信号的便捷且有效手段,建议每年体检必做。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以下信号,也需及时就医排查肾病:

·尿液异常:排尿后出现持久不散的泡沫;尿液呈可乐色、冰红茶色,即使症状间断出现也需重视。

·身体水肿:晨起眼睑水肿,或下午出现脚踝、腿脚水肿。

·全身症状: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面色苍白,或恶心、反胃、食欲不振。

对于健康人群,胡晋平建议每年体检1次;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肾病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规范治疗后患者可回归正常生活

当肾病发展至晚期,许多患者对透析存在心理抗拒,认为“透析就没救了”。对此,胡晋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肾脏发展到终末期,就像腿不能走路了,透析相当于给了一根‘拐棍’,帮助患者继续正常生活。”她介绍,随着透析技术的进步,透析器、水处理设备及医护水平不断提升,透析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规范透析,患者完全可以回归日常生活,年轻人能正常上班,老年人可从事轻体力劳动。”

胡晋平特别提醒,部分患者因抗拒透析,轻信“保健品根治肾病”的虚假宣传,反而延误治疗。“前些天有位透析半年、状态良好的患者,轻信偏方停透服药一周,险些引发心脏骤停,经紧急透析才脱离危险。”她强调,肾病患者需科学认识疾病,理性对待透析,遵医嘱治疗,切勿被虚假宣传误导。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马相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