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中西结合丨红肿痘痘久治不愈?火针疗法打开中医战“痘”新思路

2025.09.23浏览量:

近日,大一新生小铭刚入学便遭遇痤疮困扰,军训期间下颌部接连冒出多颗红肿疼痛的痘痘,影响日常生活与社交自信。他自行在药店购买常用祛痘药膏涂抹,但治疗两周后效果甚微。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小铭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就诊。


经过医生检查,确诊为中重度痤疮。在给予科学的生活指导及口服、外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医生还为其制定了中医外治方案--火针疗法,通过高温针体快速刺入皮损部位,消炎杀菌、疏通毛孔、促进组织修复、调节皮脂分泌。在专业规范操作下,安全性高,患者耐受良好。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铭的病情明显改善,重拾健康肌肤与生活信心。


图片


一、什么是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医特色外治技术,其核心操作是将特制的针具在火上烧灼至通红,然后迅速点刺在特定的皮损部位或穴位上。这一过程融合了“针”的物理刺激与“灸”的温热效应,是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验证的独特治疗方法。二、痤疮为何能用火针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痤疮(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的形成,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情志不畅、熬夜劳累,导致肺胃积热,或肝胆湿热,或冲任失调。这些内生的“热”、“湿”、“毒”邪气壅滞于面部、胸背部的经络,熏蒸肌肤,气血运行不畅,进而瘀滞成痰,最终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痤疮皮损。


图片


正是基于对痤疮病机的认识,火针疗法的独特优势得以发挥


Part.01
“以热引热,火郁发之”

这是火针治疗热性病(如痤疮)的核心理论。痤疮虽属热证,但热毒郁结于内,不得外散。火针借其强大的火热之性,能迅速开通经络腠理,给郁闭的“火热毒邪”一个外达的通道,引邪外出,达到“发郁散热”的目的。

Part.02
“开门驱邪,排脓散结”

对于已成脓的痤疮(脓疱、囊肿),火针可瞬间刺破囊壁,创造引流出口,使脓液、脂栓及炎性物质得以顺畅排出,如同“开闸泄洪”,迅速减轻局部压力与红肿疼痛。对于未成脓但反复不退的炎性丘疹、结节,火针的温热刺激能温通经络、畅行气血、消散瘀滞,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软坚散结,加速炎症吸收和皮损平复。

Part.03
“温通助阳,生肌敛疮”

火针虽热,但其温热效应在祛邪之后,能鼓舞人体阳气,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有助于红肿消退后皮肤的恢复,减少色素沉着和瘢痕形成的风险。


三、火针治疗疼不疼?

火针治疗时的感觉因人而异。由于操作讲究“快刺疾出”,患者感受到的多为短暂、尖锐的灼热感或刺痛感,类似被小火星溅到或快速扎一下。绝大多数患者反馈这种疼痛是可以忍受的,且在治疗结束后迅速缓解。


四、火针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治疗区域6-8小时内避免沾水,术后第二天可以正常清洁,护肤,使用其他外用药。


2.术后针眼处会有结痂,不要用力搓揉或者抠抓,让结痂自然脱落,有利于皮肤修复。


3.特应性体质(体质比较敏感)的患者术后针眼处会有瘙痒的感觉,是正常现象。


4.治疗期间及恢复期,应避免摄入辛辣、油炸、油腻、高糖食物及奶制品。


5.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多饮水。


五、重要提示:火针虽好,亦有禁忌

火针疗法并非所有痤疮患者或所有情况都适用。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禁用:精神过度紧张、饥饿、疲劳状态;瘢痕体质;精神疾病患者;病灶处有大面积破损、糜烂。


慎用(需医生严格评估):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年老体弱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高血压、冠心病控制不佳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病患者。


经过3次火针+放血+中药溻渍治疗,小铭也遵从医嘱控制了自己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原先满脸的炎症性痘痘大部分消退了,虽然还有一些红色和黑色的痘印没有完全消退,但是没有又红又疼的大痘痘,小铭觉得自己自信了很多,也没有那么焦虑了,他打算再坚持做几次治疗,加上更合理的生活习惯,他相信自己的痘痘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火针疗法,以“以热引热”破郁毒,“开门驱邪”排脓浊,“温通散结”愈疮痍——正是千年中医智慧的战“痘”神器!若您正与顽固痤疮抗争,不妨让这把源自《黄帝内经》的“火”之钥,为您打开健康肌肤之门!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