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长河里,医生是一盏灯,而老师,是点燃灯芯的那只手。当第一缕晨光掠过病区的走廊,青年医师们已悄然接过前辈的火炬——他们左手托起跳动的脉搏,右手翻开仍带体温的教案,把每一次听诊、每一次缝合、每一次与家属的促膝长谈,都写成给后来者的“行医说明书”。
——来自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下肢病区赵阳的一篇带教日记
前叉韧带损伤教学查房:一次叩问与唤醒
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老师,我深知教学查房不仅是单纯的医学理论知识传授,更是点燃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火花的契机。 那次看似普通的围绕“前叉韧带损伤”的常规教学查房,却成了一堂关于“如何做医生”的深刻课程... ... 患者是一位热爱篮球的年轻人,核磁共振明确显示前叉韧带断裂。我并没有直接给出诊断,而是将问题抛给在场的住院医师:“如果你是他,最担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 “能不能继续打球?手术成功率多高?”一位年轻医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点点头,接着追问:“那么,从医学角度,我们该如何系统评估?除了手术,康复方案如何制定?心理支持又该如何介入?” 查房顿时活跃起来。我带领住院医师们围绕这个病例,从解剖结构、损伤机制、临床体征到影像学特点逐一剖析。我让他们亲手操作体格检查,体会Lachman试验的精妙之处;带领他们阅读MRI影像,从黑白图像中辨别韧带的走向与断裂点。 更重要的是,我们讨论了治疗决策:为什么同样程度的损伤,职业运动员和普通上班族的治疗方案可能不同?如何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最后,我看着这群年轻医生说道:“记住,我们治疗的不仅是断裂的韧带,更是一个渴望重返运动的人生。医学知识是基础,但共情与综合决策能力才是真正让患者受益的关键。” 查房结束时,看到住院医师们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我感受到了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与重担。通过我的引导,住院医师们不仅记住了前叉韧带损伤的诊疗要点,更开始理解:医学的本质,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而这,正是住培教学最珍贵的收获。
院内新闻
健康科普 | 警报!身上惊现“小红点”?竟是皮肤在求救
2025-10-28破解难题 | 分阶段手术显成效,成功救治复杂上颌骨囊肿患者
2025-10-28治疗见效 | 四肢无力四处寻医 抽丝剥茧探查病因
2025-10-28打破误区 | 厌食症,不是 “爱美” 是陷阱
2025-10-28生死时速 | 74岁老人突发左上肢动脉血栓!西安市红会医院紧急保肢
2025-10-28情暖基层 | 西安市红会医院到临潼区临潼区赵刘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