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季,困扰罗女士多年的特应性皮炎便会加重,膝关节、肘关节等屈侧部位反复出现红斑,伴随剧烈瘙痒,总是不自觉抓挠导致皮肤增厚、粗糙。未接困扰已久的皮肤难题,罗女士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就诊,向医生诉说道:“我的特应性皮炎已经很多年了,夏季通过涂抹保湿乳剂,病情基本能得到良好控制,瘙痒也不明显。但一到秋天,即使坚持使用保湿乳,皮炎仍会反复发作。”接诊医生结合其病情特点,给予抗过敏治疗及中医外治法,并进行了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罗女士的皮损明显改善,瘙痒症状也得到显著缓解。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中医将秋季归属于“金”行,与人体肺脏相应。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暑湿转为干燥,“燥”成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津受损则直接体现在皮肤与黏膜上,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水分流失加快,从而引发多种季节性皮肤问题。因此,秋季养生,尤重“润燥”与“护肺”。
为何秋季皮肤更易“闹情绪”?
从中医角度看,秋季皮肤病多发主要与以下病机相关:
1、燥邪伤肺,皮毛失养:肺津耗伤,不能正常宣发津液至体表,皮肤得不到滋润,表现为干燥、脱屑、瘙痒,甚至出现皲裂。
2、血虚风燥,肌肤失润:素体血虚或津液不足之人,经秋风燥邪引动,易致血虚生风、“风动则痒”,常见于慢性湿疹、老年皮肤瘙痒症。
3、阴虚内热,虚火上炎:长期熬夜或体质偏阴虚者,在秋季易出现“虚火”,表现为皮肤潮红、口鼻干燥、痤疮加重,甚至诱发银屑病。
4、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秋季若过食生冷或辛辣,损伤脾胃,气血生化无源,肌肤不得濡养,易致面色萎黄、皮肤敏感。秋季好发皮肤病一览
1、皮肤瘙痒症:最为常见,尤其小腿、前臂等皮脂分泌较少部位。
2、湿疹:体内湿邪未清,又遇外界燥邪,形成“内湿外燥”或“燥湿相兼”的复杂局面,使得湿疹缠绵难愈。
3、银屑病:秋季复发率高,与燥邪诱发血热、血瘀相关。
4、手足皲裂:多见于户外劳动者或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
秋季皮肤养生之道:外护内调,以“润”为纲
每日坚持涂抹保湿霜(尤其浴后3分钟内),可选择含天然油脂(如霍霍巴油、杏仁油)及保湿成分(透明质酸、甘油)的医学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水温不宜过高,减少搓澡,保护皮脂膜。
秋季紫外线仍具“杀伤力”,且肌肤代谢减缓,更易沉淀色素。出门前涂抹防晒霜,戴帽打伞,预防色斑与光老化。
选用弱酸性洁面产品,避免碱性皂类。衣物首选纯棉材质,减少摩擦与静电刺激。洗衣时彻底漂洗,减少洗涤剂残留。
适当食用百合、银耳、梨等润肺食材,少辛多酸。避免辛辣烧烤、油腻厚味,以免助燥生热,加重皮肤负担。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助肺气宣发肃降。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避免大汗伤津。保持情绪平和,远离“悲秋”焦虑。
院内新闻
医校携手 | 西安市红会医院与西安财经大学签订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协议
2025-10-25情暖夕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到敬老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25医患携手路丨透析室的“暖阳”暖热患者心
2025-10-25生死时速丨面馆里老人突然倒下,邻桌医生扔下筷子冲了过去……
2025-10-25巡回医疗 | 西安市红会医院巡回医疗队到千阳县崔家头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2025-10-24健康同行 | 西安市红会医院携手西安财经大学开展“健康义诊进校园”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