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青医日记丨从学生到生命的守门人——脊柱病医院颈椎病区张永远

2025.09.11浏览量:


在生命的长河里,医生是一盏灯,而老师,是点燃灯芯的那只手。当第一缕晨光掠过病区的走廊,青年医师们已悄然接过前辈的火炬——他们左手托起跳动的脉搏,右手翻开仍带体温的教案,把每一次听诊、每一次缝合、每一次与家属的促膝长谈,都写成给后来者的“行医说明书”。


这个教师节,我们把镜头对准这群尚在成长、却已开始播种的人。他们讲述自己如何在深夜的监护室,学会把“我不会”说成“让我来”;如何在患者一声“医生,我信你”里,突然读懂“责任”二字的重量。


故事里有失败的哽咽,也有成功的欢呼;有被老师轻轻拍肩的刹那,也有转身成为他人依靠的瞬间。


愿每一篇文字,都成为一截小小的烛芯,让你在读到的那一刻,听见心跳与心跳的接力,看见知识与慈悲的传递。


教师节的最高礼赞,也不只是鲜花与掌声,而是—— “老师,您教会我救人;今天,我把那个人,救回来了。”

系列专题《青医日记:从学生到生命的守门人》,今日起,与你不见不散。


——来自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颈椎病区张永远的一篇带教日记

无影灯下的薪火相传

手术室的灯光依然明亮,23级住培医师郭伟在协助完成一台颈椎间盘突出前路手术后,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张老师,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常从后路做,颈椎间盘突出却多走前路?明明都是解决间盘问题。"


这个看似简单却极具深度的问题,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医师难能可贵的特质——郭伟不仅具备磐石般的沉稳,在围术期管理和手术配合中展现出超越资历的成熟;更保持着孩童般的热忱,总能在常规操作中发现值得深思的细节。


我打开解剖软件,指尖在屏幕上勾勒出精妙的解剖结构:"你看,颈椎前方虽然有大血管和食管气管,但这个天然间隙恰好为手术提供了通路......"从解剖特点到器械设计,从术式选择到并发症预防,我的讲解渐渐深入。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十五年前,我也曾这样追问老师关于胸腰段骨折的奥秘,而我的老师同样倾囊相授。



自此,郭伟的"问题时间"成了我们教学相长的特色环节。术前,他会捧着解剖模型推敲入路选择;术后,他常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流程优化建议。我愈发享受这种互动,不仅传授手术技巧,更将多年积累的临床智慧、危机处理心得毫无保留地传递——正如当年我的老师所做的那样。


见证着郭伟从初次执刀的忐忑,到如今能从容完成脊柱微创手术,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传承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输送。年轻医师的好奇心推动着我们持续精进,而我们的经验则为他们指明方向。这盏在无影灯下点燃的传承之灯,终将照亮更多患者的康复之路。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