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复诊要提一袋子病历本,现在不管是患者手机上还是医生电脑上,检查结果、用药记录全都有!”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门诊诊室,患者王女士谈到自己就医的变化,而这些直观感受是西安市红会医院正式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所带来的。
国家电子病历五级究竟是什么
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权威评级体系,相当于医疗系统的“钢琴考级”,五级是地市级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高阶门槛”,也是国家认证的“专业级”水平。
其核心评判标准围绕数据互通、智能应用、流程闭环三大维度展开:数据层面要求医院内部所有科室的诊疗数据实现“无缝流转”,从门诊挂号、检查检验到住院医嘱、手术记录,各类信息不再分散在不同系统中;应用层面需具备“主动提醒”功能,比如医生开处方时自动提示药物过敏史,护士执行医嘱时自动核对患者信息;管理层面则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辅助医院决策,实时监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药品使用合理性等。与四级“基础数字化”相比,五级的关键差异在于从“人找数据”升级为“数据找人”,系统从“记录工具”转变为“诊疗助手”,这也是区分“数字化医院”与“智慧医院”的重要标志。
贯穿诊疗全流程的“智慧医疗”
通过五级评审的电子病历系统,说的也不是简单的“电子病历”,而是贯穿诊疗全流程的“智慧医疗”。
红会医院的信息化体系里,危急值预警系统是守护诊疗安全的“核心关卡”,它像一位24小时在岗的“隐形把关人”,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拦在萌芽阶段。
对医生而言,它是“实时提醒的诊疗助手”。当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具糖皮质激素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弹出预警窗口,标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建议先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若给脑出血患者开溶栓药、给肾功能不全患者开肾毒性药物,系统同样会立即拦截处方。就连检验检查出现危急值,比如患者血钾过低、心肌酶异常升高,系统都会弹窗提醒医生,确保“不错过、不延误”。
对护士而言,它是“精准核对的操作防线”。护士给患者输液前,用PDA分别扫描患者手环上的唯一识别码和药液包装上的条码,系统会自动比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只要有一项不匹配,PDA就会发出报警声,从源头避免“输错液、打错针”的风险。
全体系流程的梳理和完善,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一方面则是既往工作的梳理,最终将靠人工记忆和经验规避风险的工作模式,转化为就诊系统中的“硬指标”,这就相当于给每个诊疗环节加了“双保险”,可以说是用信息化手段筑牢医疗安全的“底线”。
西安市红会医院通过五级评审,不仅是医院自身的荣誉,更对区域医疗发展具有多重意义。近年来,西安市红会医院以“大综合 强骨科”为发展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全面发展。医院每年接诊患者超160万人次,通过五级电子病历系统,海量病例数据就可转化为“诊疗知识库”。比如,在骨科患者方面,针对关中地区高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系统能分析出患者高发年龄、常见部位、最佳治疗方案等规律,为医生的科研项目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区域骨科疾病防治提供“西安数据”。
医生归位诊疗核心患者看病告别“跑断腿”
这些改变最终都落到医生和患者身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对医生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从“文书员”变回了“诊疗者”。以往医生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写病历、填表格,如今通过五级电子病历评审,系统能自动提取诊疗关键信息生成病历初稿,医生只需稍作补充修改,缩短了文书工作时间。查房时,医生无需再携带厚重的病历夹,用手机就能便捷查看患者检查报告、用药记录,移动办公让诊疗更灵活高效。看诊时,电脑上会清晰呈现患者的完整病史、既往诊疗方案等,遇到复杂病例,还能快速调取多学科会诊意见,辅助医生更精准地制定治疗策略。而且,危急值预警等系统的应用,能在风险出现时及时提醒,为医生诊断提供了直接的辅助。医生得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与患者的沟通、病情分析和治疗决策上,真正回归医疗核心工作。
对患者来说,最明显的体验是从“跑断腿”变成了“少跑腿”。首次就诊后,病历、检查结果会永久储存在系统中,下次复诊无需携带纸质资料,医生一调就有;出院时,用药指导、复查时间等信息会自动发送到患者手机上,避免遗漏;系统对医疗风险的实时预警,更是给患者加了“双保险”,比如患者就诊时忘记告知青霉素过敏史,医生开处方时系统立即提醒,避免了过敏反应的发生。以前患者挂号、缴费、检查,要一趟趟从诊室往窗口跑,现在诊间支付实现了秒结算,而且患者手机上就能快速查询每一笔费用明细,每一个检查项目,王女士的感慨,正是无数患者的共同体验:“现在看病,太方便了!”
医生诊疗多了“智能参谋”,患者看病不用再“跑断腿”,区域医疗数字化建设也有了新标杆。作为西安市属医院中首家通过评审的医疗机构,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闫亮介绍,电子病历五级的建设及评审过程,是给自己做合身衣服的过程。不但要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构建医疗服务流程的过程,还要立足医院既往诊疗特色、诊疗习惯、经验汇总等方面内容,两者结合后,才是最能成为最符合医院诊疗实际的有效工具。
副院长闫亮表示,下一步,红会医院将全面提升医疗质控水平,从用药闭环管理、危急值闭环管理、CDSS辅助诊断、深静脉血栓评估、手术闭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着手,利用信息化建设加强节点管控,实现全流程监管。以数据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闭环的质控节点,使闭环节点记录更加精准,最终形成具有红会特色的诊疗管理体系,并向电子病历六级、七级发起冲击,塑造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诊疗服务,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
院内新闻
医校携手 | 西安市红会医院与西安财经大学签订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协议
2025-10-25情暖夕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到敬老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25医患携手路丨透析室的“暖阳”暖热患者心
2025-10-25生死时速丨面馆里老人突然倒下,邻桌医生扔下筷子冲了过去……
2025-10-25巡回医疗 | 西安市红会医院巡回医疗队到千阳县崔家头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2025-10-24健康同行 | 西安市红会医院携手西安财经大学开展“健康义诊进校园”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