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脱发警告丨头发进入“集中休假”模式?休止期脱发并不可怕!

2025.09.02浏览量:

休止期脱发,一个让普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却相当普遍的脱发现象。它不是雄激素性脱发那样的“永久性离职”,也不是斑秃那样的“突然辞职”,更像是头发们集体进入了“休整假期”。

35岁的李先生因连续加班、熬夜备战项目,加之近期患流感高烧一周,体重骤降5公斤。两个月后,他发现洗头时头发成簇脱落,发缝变宽,整体发量稀疏,枕头上落发增多。他十分焦虑,但头皮无红疹或脱屑。就诊后,医生详细询问病史,通过毛发镜检查显示休止期毛发占比超30%,诊断为休止期脱发。血液检查提示轻度缺铁,维生素D水平偏低。经分析,诱因主要为重大生理应激(感染、体重下降)叠加精神压力与营养不足。医生建议调整作息、补充营养、缓解压力,并给予铁剂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半年后随访,脱发停止,头发逐渐恢复正常密度。

核心问题揭秘:休止期占比突增

在健康头皮的“工作制度”下,正常情况下大约只有 10% 左右的头发处于休止期(准备脱落的“休假”状态)。而休止期脱发的本质,就是在某种触发因素影响下,大量毛囊提前、或者同时从生长期进入了休止期,导致休止期头发的比例显著增高(可超过25%甚至更高)。这些“休假”的头发会在未来几周到几个月内陆续脱落,最终表现为短期内脱发量明显增多。这种脱发本身是可逆的,关键在诱因解除后,头发能否重回“岗位”。

8_图片3.png.png

触发“集中休假”的常见指令

为什么头发会忽然集体休止?这些触发因素很关键:

①“压力风暴”冲击:

重大生理应激:高烧、严重感染(如流感、新冠)、大手术、严重创伤、急剧体重下降(特别是快速节食导致的营养缺乏)。

巨大精神压力:亲人离世、失业、离婚、考试高压期等强烈的心理冲击。

②“内分泌波动”干扰:

产后脱发(最常见原因之一):怀孕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延长了头发的“在岗周期”。产后雌激素骤降,大量“超期服役”的头发同步进入休止期,通常在产后 2-4个月出现明显的头发脱落。

突然停服避孕药:类似产后情况。

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可能扰乱毛囊的“工作节奏”。

③“营养赤字”警告:

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影响毛囊细胞的代谢能量。

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头发的主要原料缺乏。

必需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如严重缺乏锌、维生素D、生物素等(较罕见)。

④“药物副作用”影响:

某些抗抑郁药、降压药、抗凝药、部分化疗药物等。


9_图片4.png.png

  

休止期脱发的表现:

1.脱落量增加:洗头时、梳头时、枕头上脱落的头发明显增多,一抓一撮是常见描述。

2.头发整体变薄变稀疏:最典型特征是整体弥漫性变薄,几乎均匀分布在整个头顶,而不是像雄激素性脱发那样集中在发际线或头顶。鬓角、后枕部也会变薄。

3.“休止期小球”:脱落的头发根部通常可见一个白色、干燥的小点(毛囊末端膨大区),那是休止期的特征。

4.拉扯试验阳性:医生轻轻拉扯不同部位的头皮(约50根头发),如脱落的休止期头发超过 6根 ,即为阳性,提示存在活跃的休止期脱发。

5.潜伏期:触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在 2-4个月才出现明显的脱落。这也是许多人困惑“最近也没啥压力,怎么突然掉这么多”的原因——可能是之前应激的回响。

6.头皮外观正常:头皮本身通常没有明显的发炎、发红、鳞屑等异常情况(这是区别于其他脱发类型的重要特征)。


10_图片5.png.png

11_图片6.png.png

12_图片7.png.png

  

诊断休止期脱发,医生会做:

1.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深入了解近半年内是否经历手术、重大疾病、心理压力事件、体重骤变、服药变动、饮食情况等。

2.检查头皮和头发状态:完善毛发镜、头皮真菌镜检,评估脱发分布模式,进行拉扯试验。

3.针对性检查(必要时):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D水平、性激素水平等,目的是找出背后的潜在诱因。

治疗核心:寻找并去除诱因!

休止期脱发是暂时性过程,治疗关键不是强力“生发”,而是积极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若脱发持续 >6个月,或反复发作,可能是慢性休止期脱发,提示诱因持续存在(如长期压力、难以纠正的营养缺乏、某些慢性病)或存在未知因素,需更深入排查。

休止期脱发,就如同你繁忙工作后需要一个调整期,头发也需要一次集体休整。它通常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报信号,提醒你最近可能透支了健康或者承受着额外负荷。找出根源、科学应对、给予身体恢复的时间,耐心等候两三个月,新一轮的秀发成长将会悄然开始。恢复期虽然充满期待,但保持信心与平常心才是最佳姿态。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