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止期脱发,一个让普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却相当普遍的脱发现象。它不是雄激素性脱发那样的“永久性离职”,也不是斑秃那样的“突然辞职”,更像是头发们集体进入了“休整假期”。
35岁的李先生因连续加班、熬夜备战项目,加之近期患流感高烧一周,体重骤降5公斤。两个月后,他发现洗头时头发成簇脱落,发缝变宽,整体发量稀疏,枕头上落发增多。他十分焦虑,但头皮无红疹或脱屑。就诊后,医生详细询问病史,通过毛发镜检查显示休止期毛发占比超30%,诊断为休止期脱发。血液检查提示轻度缺铁,维生素D水平偏低。经分析,诱因主要为重大生理应激(感染、体重下降)叠加精神压力与营养不足。医生建议调整作息、补充营养、缓解压力,并给予铁剂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半年后随访,脱发停止,头发逐渐恢复正常密度。
核心问题揭秘:休止期占比突增
在健康头皮的“工作制度”下,正常情况下大约只有 10% 左右的头发处于休止期(准备脱落的“休假”状态)。而休止期脱发的本质,就是在某种触发因素影响下,大量毛囊提前、或者同时从生长期进入了休止期,导致休止期头发的比例显著增高(可超过25%甚至更高)。这些“休假”的头发会在未来几周到几个月内陆续脱落,最终表现为短期内脱发量明显增多。这种脱发本身是可逆的,关键在诱因解除后,头发能否重回“岗位”。

触发“集中休假”的常见指令
为什么头发会忽然集体休止?这些触发因素很关键:
①“压力风暴”冲击:
重大生理应激:高烧、严重感染(如流感、新冠)、大手术、严重创伤、急剧体重下降(特别是快速节食导致的营养缺乏)。
巨大精神压力:亲人离世、失业、离婚、考试高压期等强烈的心理冲击。
②“内分泌波动”干扰:
产后脱发(最常见原因之一):怀孕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延长了头发的“在岗周期”。产后雌激素骤降,大量“超期服役”的头发同步进入休止期,通常在产后 2-4个月出现明显的头发脱落。
突然停服避孕药:类似产后情况。
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可能扰乱毛囊的“工作节奏”。
③“营养赤字”警告:
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影响毛囊细胞的代谢能量。
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头发的主要原料缺乏。
必需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如严重缺乏锌、维生素D、生物素等(较罕见)。
④“药物副作用”影响:
某些抗抑郁药、降压药、抗凝药、部分化疗药物等。

休止期脱发的表现:
1.脱落量增加:洗头时、梳头时、枕头上脱落的头发明显增多,一抓一撮是常见描述。
2.头发整体变薄变稀疏:最典型特征是整体弥漫性变薄,几乎均匀分布在整个头顶,而不是像雄激素性脱发那样集中在发际线或头顶。鬓角、后枕部也会变薄。
3.“休止期小球”:脱落的头发根部通常可见一个白色、干燥的小点(毛囊末端膨大区),那是休止期的特征。
4.拉扯试验阳性:医生轻轻拉扯不同部位的头皮(约50根头发),如脱落的休止期头发超过 6根 ,即为阳性,提示存在活跃的休止期脱发。
5.潜伏期:触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在 2-4个月才出现明显的脱落。这也是许多人困惑“最近也没啥压力,怎么突然掉这么多”的原因——可能是之前应激的回响。
6.头皮外观正常:头皮本身通常没有明显的发炎、发红、鳞屑等异常情况(这是区别于其他脱发类型的重要特征)。



诊断休止期脱发,医生会做:
1.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深入了解近半年内是否经历手术、重大疾病、心理压力事件、体重骤变、服药变动、饮食情况等。
2.检查头皮和头发状态:完善毛发镜、头皮真菌镜检,评估脱发分布模式,进行拉扯试验。
3.针对性检查(必要时):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D水平、性激素水平等,目的是找出背后的潜在诱因。
治疗核心:寻找并去除诱因!
休止期脱发是暂时性过程,治疗关键不是强力“生发”,而是积极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若脱发持续 >6个月,或反复发作,可能是慢性休止期脱发,提示诱因持续存在(如长期压力、难以纠正的营养缺乏、某些慢性病)或存在未知因素,需更深入排查。
休止期脱发,就如同你繁忙工作后需要一个调整期,头发也需要一次集体休整。它通常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报信号,提醒你最近可能透支了健康或者承受着额外负荷。找出根源、科学应对、给予身体恢复的时间,耐心等候两三个月,新一轮的秀发成长将会悄然开始。恢复期虽然充满期待,但保持信心与平常心才是最佳姿态。
院内新闻
医校携手 | 西安市红会医院与西安财经大学签订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协议
2025-10-25情暖夕阳 |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到敬老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25医患携手路丨透析室的“暖阳”暖热患者心
2025-10-25生死时速丨面馆里老人突然倒下,邻桌医生扔下筷子冲了过去……
2025-10-25巡回医疗 | 西安市红会医院巡回医疗队到千阳县崔家头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2025-10-24健康同行 | 西安市红会医院携手西安财经大学开展“健康义诊进校园”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