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正文

【现代保健报】多学科协作保卫“糖足” 老人重燃生命希望

2025.08.29浏览量:

73d049ce-ec81-4855-b90f-1d7831571c4c.png

从“截肢”到“保肢”,甘肃陇南的白爷爷近日经历了80天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治,西安市红会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协助与医者仁心,成功保住了他的右脚,更点亮了他晚年生活的希望之光。

  不合脚的新鞋引发截肢风险

  初夏的西北草木葱茏,患20年糖尿病的白爷爷却被绝望所笼罩。他因一双不合脚的新鞋,右脚被磨出水泡,谁曾想,这小水泡竟成了“导火索”,迅速恶化为大面积溃烂,发黑的皮肤不仅深可见骨,更伴有恶臭阵阵。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求治,得到的都是残酷冰冷的答复——“截肢!否则会因感染而有致命危险”。白爷爷整个家庭深陷绝望。

  当白爷爷全家不远千里前来求诊,“我们完全信任医生,拜托了!”家属的深深鞠躬敬拜和哽咽声中的恳求,让接诊的西安市红会医院糖尿病足MDT中心主治医师张言心头一震,“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

  多学科协作打响“保肢”攻坚战

  此时的白爷爷情况危急:足部溃烂达骨骼,糖化血红蛋白远超正常水平,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尽全力保肢”,一场多学科协作的救治随即展开。

  没有单科室的局限,内分泌、介入、感染、足踝外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患者不动、专家联动”。感染控制是第一步,专家团队制定精准抗感染方案,遏制感染蔓延;血糖管理同步推进,通过个体化胰岛素方案联合动态监测,将波动的血糖逐步稳住;下肢动脉闭塞是创面愈合的关键阻碍,微创介入技术成功为闭塞血管“打通通路”,为足部送去血供;最棘手的创面处理,融合了骨水泥覆盖、骨搬移促进再生等技术,再配合专业伤口护理团队的酶学清创、超声清创等方式,让原本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愈合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心血管、全科等团队同步调整基础病用药,纠正内环境紊乱,为整体康复筑牢基础。

  老人鞠躬里的医患深情

  为期3周的住院治疗,7周门诊换药治疗,终于,白爷爷溃烂的右足创面已结痂愈合,肢体成功得以保留,避免了截肢手术,重获健康。复查那天,老人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颤抖着向医护人员再一次深深的鞠躬,表达对医院深深的谢意。这一躬里,是医患间的深深联结。

  “糖尿病足涉及多个环节,神经病变、血管闭塞、感染环环相扣,单学科诊疗容易‘瞎子摸象’。”张言医生解释道。传统模式下,患者要在多个科室间奔波挂号,转科等待时间长,常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不少人最终不得不截肢。数据显示,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5年生存率不足 50%,截肢平面越高,生存风险越大。

  而 MDT 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把控糖、通血管、抗感染、促愈合等环节牢牢咬合。“患者不用跑断腿,专家围着患者转”,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更避免了单科治疗的局限性。

  医者仁心托举生命尊严

  张言医生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像爱护眼睛一样护脚,每天检查足部、穿宽松鞋袜,一旦出现麻木、破损等异常,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早干预一天,就少一分截肢风险,多一分康复希望。”

  从千里求医的绝望,到重踏地面的踏实,这场跨越学科壁垒的协作,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力量,更藏着医者守护生命的温度。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