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seach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正文

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浏览量:
“头痛、头晕两年了,跑了好几家医院,一直查不出原因……没想到‘元凶’竟然藏在心脏里!”63岁的张先生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接受治疗后,终于摆脱了困扰多年的“怪病”,如今神清气爽,直言“像换了颗心”。

两年头痛无果 医生怀疑“心脏有洞”

张先生的“心病”,还得从一次精准的“追凶”说起。两年前,张先生开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晕、搏动性头痛和头脑昏沉感,严重时甚至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当地医院进行头颅核磁检查还提示“多发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这让他整日忧心忡忡,生怕哪天突发脑梗。尽管多次就诊,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
直到今年8月,张先生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就诊。接诊的李超民医师团队没有局限于“头痛医头”,而是从整体出发,结合其脑梗病史和典型症状,敏锐地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会不会是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反常栓塞”?一个常被忽视的“小通道”——卵圆孔未闭(PFO),进入了医生的视野。

“发泡试验”一锤定音 确诊“小心眼”

医生为张先生安排了右心声学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这项检查能直观检测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结果令人震惊:强阳性(+++)! 这意味着大量微泡直接从右心穿越到左心,证实了卵圆孔未闭的存在。随后,超声科张红主任团队通过心脏超声进一步明确:张先生的卵圆孔存在明确未闭,且具备临床干预指征。

[4]图片6.png.png
[5]图片7.png.png

术前心脏超声证实卵圆孔未闭


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堵住心脏“小心眼”


8月16日,李超民医师团队在X线、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选用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术后即刻转回病房,病情平稳、头痛、头晕症状消失,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反复头痛、头晕、晕厥等情况,要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针对卵圆孔未闭,符合介入手术指征者,建议及时治疗,降低栓塞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无需介入封堵者,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熬夜等,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并注意定期复查。

[6]图片8.png.png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能有效减少头痛、偏头痛的程度,降低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但以往更多使用的金属封堵器超声检查和X光下会显影,“铁石”心影永存心间,对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困扰。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封堵器逐渐在临床应用。与传统的金属封堵器相比,该种封堵器采用可降解材料编织而成,在植入完成后,卵圆孔通过内皮化过程完全闭合。而可降解封堵器也会在使命完成后,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随后被机体吸收,达到不留痕迹的效果。

[7]图片9.png.png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由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986医院心内科团队组成,目前一期开放床位27张,预计二期增设至49张。现有医生1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目前以心血管疾病诊治为主,治疗的疾病包括慢性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长期慢性心力衰竭管理及随访、病毒性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快速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等心脏疾病。

针对心肌梗死后、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病人,我科可进行长期心脏康复指导,包括药物治疗最优化,营养咨询,戒烟,危险分层,压力管理,血压控制以及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控制,合理制定及实行运动训练方案,提高心血管病人远期预后。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配有2个独立导管介入室,拥有目前最先进DSA血管造影机2台、多导电生理仪、血流储备指数(FFR)等设备。目前我科全面开展各项心血管介入微创治疗,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起搏器植入治疗、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介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年手术量可达1500余例。科室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院内新闻

上传您的简历
姓名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