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8月6日,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科的诊室里,62岁的张奶奶握着医生的手再三道谢。这个曾被重度骨质疏松折磨、两年内骨折三次的老人,如今不仅能顺畅走路,更让她心安的是,全家三代人被“揪”出了遗传病——成骨不全症。在科学干预下,一家人终于可以挣脱“反复骨折的宿命”。
“蓝眼睛”藏玄机
三代人“骨折谜团”终破解
“最早接诊张奶奶是2020年,线上问诊时她说腰背痛得直不起身。”西安市红会医院骨质疏松科医生冯燕回忆,当时追问病史才知道,张奶奶两年内先后因弯腰拾物、转身开门甚至咳嗽引发三次骨折,当地医院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那时的张奶奶被疼痛折磨得夜不能寐,连翻身都要小心翼翼。经过半年规范治疗,她的骨密度检测值开始回升,骨折频率明显下降。坚持治疗四年多,如今疼痛感基本消失,日常活动自如,骨密度已接近同龄人正常水平,再也不用为“动一下就骨折”提心吊胆。
一家人原本以为生活已重回正轨,直到最近一次复诊打破了平静。那天,张奶奶40岁的儿子第一次陪诊,冯燕突然注意到他的眼睛颜色发蓝,这个细节让她心头一紧,追问之下得知,张奶奶的儿子近几年也曾两次因轻微碰撞而骨折。
冯燕当即安排张奶奶的儿子进行检查,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同样是重度骨质疏松。“这很可能是成骨不全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家里还有其他人容易骨折吗?”医生的话让张奶奶恍然大悟:“我那两个孙子也是!从小就容易骨折,我们总以为是孩子调皮,难不成也是这病?”
冯燕迅速让孩子过来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张奶奶11岁的孙女骨密度低于同龄儿童30%,5岁的孙子更严重,已达到儿童期重度骨质疏松标准。
遗传病虽棘手
早干预点亮生活新希望
除了频繁骨折,张奶奶的儿子是非常明显的“蓝眼睛”,孙子、孙女全都因为牙齿问题戴着矫正器,这让冯燕更加笃定一家人的病因,结合以上病史和特征,可以判定为成骨不全症。
成骨不全症是一组临床脆性骨折和牙本质发育不全情况的总称,又称脆骨病,以骨脆弱、骨畸形、蓝色巩膜等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有多种分型。由于骨质脆弱,患者哪怕是轻微的碰撞、弯腰,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折。
幸运的是,因发现及时,张奶奶的儿孙们均已开始接受针对性治疗和防护指导。“真是太感谢冯医生了!要不是她心细看到我儿子的‘蓝眼睛’,我们一家还蒙在鼓里,孙辈说不定还在一次次骨折里遭罪。”张奶奶红着眼眶说,现在治疗方案全面铺开,家族里其他成员也计划陆续来院筛查。
冯燕提醒,成骨不全症是遗传性疾病,治疗棘手,但早发现、早干预,可以为患者家庭带来新希望。如果家族中出现反复骨折(尤其是无明显诱因的骨折)、蓝巩膜、牙齿发育异常(如牙齿易碎、发黄)、身材矮小或骨骼畸形等情况一定要警惕,应及时到骨科或遗传代谢科就诊,通过骨密度检测、基因检测等明确诊断。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除了规范药物治疗,日常还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跌倒,儿童患者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保护骨骼正常生长发育。
院内新闻
闲置医疗支具“再上岗”!西安市红会医院“爱心互助”支具共享小屋让温暖流动
2025-08-26精准追凶丨头痛、头晕查不出原因?“元凶”原来藏在心脏里!
2025-08-26健康“脉”动丨西安市红会医院感染科开展“血栓知识小课堂”健康讲座
2025-08-26爱发护发丨告别“秃”如其来!中医三联疗法让头发“起死回生”
2025-08-26健康科普丨眼前闪光、黑影?别忽视!小心视网膜正在“撕裂”
2025-08-25服务基层丨西安市红会医院进乡村开展“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惠民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