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王莹主任团队前往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龙泉卫生院开展“心身健康进乡村”主题公益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65岁的李女士向心身医学科王医生倾诉了自己的困扰,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李女士反复胃痛,辗转县市多家医院,但多次胃镜检查后,均未发现明显病变问题。尽管自己长期服药,但这种症状未缓解,且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问题,体重甚至也下降了十余斤。
王医生仔细查阅了李女士详尽的检查报告后,并未急于下诊断,而是引导其讲述生活中的压力与情绪状态。经专业评估,李女士的“胃病”根源被明确为“躯体化症状”——是一种由长期情绪压抑、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身体不适。
王医生向李女士解释:持续的胃痛并非源于胃肠道本身的结构性问题,而是身体在表达内心积压的苦闷与压力发出的信号。他强调,这是真实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而非单纯的胃药治疗。
除了李女士外,这里还有许多村民因为孩子外出打工,亲人离世等问题,有着许多的困扰。对此,心身医学科提出了专业的应对建议。
专业诊断
运用专业问诊技巧,区分躯体症状背后的心理社会诱因(如长期压力、丧亲、孤独、家庭矛盾等),避免误诊漏诊。
科学科普
用接地气的语言解释“心身疾病”,强调这种情况并非是无病呻吟,而是实在的病症。破除乡亲们的认知误区和疾病羞耻感。
个体化指导
比如,针对李女士个人情况:
教给李女士简单的腹式呼吸法、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帮助她在感到“胃痛”或时自我缓解。
鼓励她尝试简单记录“心情日记”,识别情绪与身体不适的联系。
建议她多和村里其他老人聊聊天,建立新的社交连接。
药物干预
在严格评估基本情况后,建议李女士等几位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择服用相合适的抗抑郁药物改善情绪,并反复叮嘱了其用药方法和复诊重要性。同时,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也与当地村医建立了联系,确保后续的用药指导。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相对匮乏。许多乡亲们在面对失眠、焦虑、莫名的身体不适、长期情绪低落等问题时,常常选择忍耐,将其归咎于“劳累”、“年纪大了”。但心身疾病——这个在城市广泛被认知的概念同样也需要在乡村被看见、被理解。
未来,西安市红会医院将继续推动优质心身健康资源下沉乡村,与更多乡镇卫生院建立沟通渠道,为全民身心健康贡献红会力量。
院内新闻
聚焦提升 | 呼吸与糖尿病护理学组第三次培训会在西安市红会医院举行
2025-10-24比赛通知 | "医患沟通"微电影大赛报名开启
2025-10-24失落、焦虑、抑郁丨父母的退休期 需要我们这么助力
2025-10-24守护健康 | 一次手术清除双肺“定时炸弹”
2025-10-24耳道预警丨西安连阴雨致霉菌肆虐 警惕耳道里的 “隐形蘑菇”
2025-10-24共筑健康 | 县域骨科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西安市红会医院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