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的“ANAEMIA TALKS国际贫血管理论坛暨合理补铁对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影响”学术会议在西安市红会医院举办。
本次会议是继“北京2024年多学科贫血管理论坛”召开后,持续探索推进多学科血液管理模式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落地的新动向。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医学界知名专家学者与西安市红会医院相关专业学术专家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当前围术期贫血患者血液管理中的问题,以及未来血液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血液病院梁英民院长,西安市红会医院骨创伤医院院长张堃担任大会主席,西安市红会医院党委书记柳明、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院长郝定均出席了会议。
西安市红会医院党委书记柳明致辞,并表示,医院骨科学科特色鲜明,综合学科发展迅速,围术期高效精准的治疗管理模式对合并贫血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希望今后能继续展开多样化的学术交流,通过联合多专科探讨协作方式,将医院围术期管理做得更细致,更有特色,让更多术后患者受益。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郝定均院长谈到,贫血是围术期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外科治疗的影响不容忽视,重视贫血的治疗,探索落实多学科联合的临床应用模式对提高疾病治疗整体疗效有重要意义。期待能建立长期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学习更多的经验,建立适合西安市红会医院发展特色的围术期多学科治疗管理模式。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血液病院梁英民院长作为名誉主席出席了会议。他谈到,骨科外科治疗患者合并贫血非常常见,通过多学科协作,发挥各专科诊断、治疗专长,从整体层面建立稳定的鉴别、治疗选择模式,摆脱单一专业以偏概全的治疗选择对患者康复有重大意义,他充分肯定了学术交流在疾病治疗临床实际应用中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西安市红会医院骨创伤医院院长张堃再次从临床角度出发,谈到临床中患者贫血状态对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的不良影响,从实际出发提出临床患者治疗中掣肘的问题,肯定高度协作的科学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通过更多的交流学习,发展出适合本院特色的多学科围术期贫血患者的诊疗模式,才能真正把患者需求落到实处。
来自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Frederick H.Koh教授和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主任王凯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Frederick H.Koh教授在围术期贫血管理方面发表过多篇顶级期刊论文,他指出:PBM(患者血液管理)是预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少输血、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静脉铁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缺乏足够时间的患者。同时,他强调了不同的静脉铁制剂各自的优势。
王凯主任在会议上对PBM理念做了综合阐述:我国多模式血液管理的探讨面对我国患病率较高的贫血及血液资源短缺的挑战,实施PBM已刻不容缓。单次治疗剂量高,疗程短更具成本效益,可以快捷满足中国患者补铁需求,助力多学科MDT患者血液管理模式。
学术报告结束后,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黎一兵教授、骨创伤医院宋哲教授、输血科姚颖教授、麻醉科叶久敏教授作为各专业专家代表从本专业诊疗特色出发,提出临床工作中合并贫血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常面临的实际问题,阐述了不同专业在工作中的诊疗原则,管理经验;同时就静脉铁剂应用的现状、药物选择的疑问、国外治疗选择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会议,对未来血液管理模式发展,对西安市红会医院围术期贫血患者血液管理模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院内新闻
西安市红会医院纪委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廉洁提醒函
2025-09-22守护口腔健康,绽放自信笑容
2025-09-22科学减盐,守护健康
2025-09-18网络安全知识科普
2025-09-11西安市红会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
2025-09-01精益前行丨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创伤与退变病区获批“ERAS PLUS示范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