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西安市红会医院骨创伤医院下肢病区完成了西北首例国产机器人“天玑”和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微创复位内固定手术。
37岁的董先生在下台阶时不慎滑倒,随即出现左膝关节肿胀疼痛,无法正常行走。在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左膝胫骨平台骨折并建议手术治疗,于是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就诊。
患者术前左膝关节CT
骨创伤医院下肢病区马腾副主任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左侧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伴关节面的压缩塌陷,具备手术适应征,考虑患者年龄较轻,建议手术治疗,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但对于这种特殊类型骨折的治疗,传统方式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膝关节外侧做一个切口,由于有腓骨的遮挡,很难直视下复位后外侧骨折塌陷区域,要么从胫骨平台的前外侧开一个骨窗进行间接复位,要么截断部分腓骨头直接暴露骨折部分,无论是哪种方式,创伤均较大。
部分腓骨头截骨入路
在术前讨论中,骨创伤医院下肢病区李忠主任认为这类骨折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骨折部位的定位,如果能精确地定位到骨折塌陷区域,那么复位和固定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借鉴国际上创伤骨科医生常用的方法,先使用关节镜探查,直观地了解关节面的塌陷位置及程度,再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定位骨折区域,同时在机器人机械臂的加持下,高效,精准,安全地完成手术中最关键的定位步骤,还可以完成一些传统方式无法完成或效果欠佳的操作,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手术中困扰我们的难题。最后再次使用关节镜对关节面的复位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验证手术效果。
关节镜探查
机器人精准的规划复位和植骨通道
精确的制导及复位
在李忠主任的指导下,马腾副主任医师、许毅博、路遥主治医师合作,术中影像科段永超主任、麻醉师吴献伟、护士刘园和张源的配合下,手术团队按照术前既定计划,先通过关节镜对患者左膝关节进行探查,直视下可见胫骨平台后外侧关节面塌陷明显。接下来进行机械手臂的安装,并获得术中患者左膝关节正,侧位标准X线片,将影像数据上传计算机并规划骨折复位通道后,在机械手臂辅助下钻入导针,通过透视验证导针完美地位于骨折塌陷区域,使用复位器通过复位通道进行复位并对骨折进行了有效固定,在透视后通过关节镜探查,直视下进一步验证了复位及固定效果满意。
术后复查X线和CT结果
术后复查X线及CT,提示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区域已经完全复位、关节面平整。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目前正在康复训练阶段。
关节镜可让临床医生进行可视化操作,在不切开暴露骨折的情况下直视关节内情况,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机器人智能规划及导航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手术过程中,通过机器人导航系统精准把控,实时调整操控,从而实现对骨折区域的精准定位,术中无需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实现骨折的微创复位及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降低并发症风险。
此例手术的开展,为医院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促进了骨折治疗微创与精准相融合,标志着医院创伤骨科微创精准治疗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