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家长说:“大夫,我的宝宝发热了,是不是由积食引起的?“。针对这个疑问,我在这里简述如下:
“积食“是消化系统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乳食不节,伤及脾胃“所引起。其症候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形体消瘦,大便不调为特征。西医认为“积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如没有合并肠道感染,一般无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正常小儿用腋表在腋下测量5分钟后体温一般波动在36~37℃。体温超过37.3℃才算发热。
发热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或小婴儿常可由于喂奶、饭后、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较大儿童则可见于剧烈运动或进食后均可使体温有暂时性升高。
2)病理性:在除外生理性发热后就应考虑病理性发热,又可分为非感染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两类。
①非感染性发热:是指非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发热,例如预防接种后可出现轻至中度发热,一般第2天即恢复正常,其他还有创伤、白血病、癫痫发作后发热等等。
②感染性发热:包括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后所引起的发热。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
科普知识
浅谈儿童扁桃体炎
2018-03-26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2018-03-26提高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认识
2017-05-25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2017-02-08手足口病可以使用“病毒唑”吗?
2017-02-08为什么我的宝宝晚上总是这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