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生 患者 党建 ENGLISH
logo
首页 >科室导航>小儿科>科普知识>正文

如何培养小儿良好的姿势习惯?

2013.11.19

孩子的骨骼、韧带可塑性大,不良的姿势习惯会导致脊柱甚至面部畸形。所以,培养小儿良好的姿势习惯对小儿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出生后,从侧面观察脊柱几乎是平直的,没有像成人那样的弯曲。当孩子2—3个月会抬头时,逐渐形成了颈椎的前凸;当6—7个月时,孩子学习坐的过程中,则形成了胸椎的后凸;当9个月到1岁时又因练习行走则形成了腰椎的前凸;这样当孩子1岁半时,完全会走并保持身体的直立状态而形成的前凸后凸的弯曲,在医学上将此姿势称之为‘‘生理性弯曲’’。


要使小儿保持良好的姿势,不仅要从小保障孩子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俗话说‘‘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怎样站坐才算好的姿势呢,我们从以下3点做起。


第一点,站立时,双目平视,挺胸,双肩自然下垂,双腿与身体保持直坚,腹部稍收,臀部收紧,双脚可呈稍息状,整个体态保持端正。


第二点,坐位时,尤其是学龄儿童,适宜的桌椅高差很重要,凳子的高低应使儿童的双足平落地,凳子面齐儿童的膝部。如果是椅子,则椅子背的高低以儿童肩部为适宜;桌子的高低应以儿童坐位是以儿童的肘关节齐平,(或坐高的1|3为桌椅的高差,身高140厘米以上的孩子应再加1—2.5厘米),使儿童保持自然舒适的姿势。书写时,书面与眼的距离约35厘米左右。


第三点,注意体育锻炼,应从幼儿做起,父母帮助孩子做幼儿操,使孩子的胸部与四肢得到良好的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跑、跳、扩胸、游泳、健美操等都可以使孩子的体格得以健康的成长,使姿势保持良好的状态,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体格训练,家长要督促孩子多活动,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使孩子茁壮成长。








科普知识